蔚蓝大海,蕴藏无限可能。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是海洋大省,拥有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度3752公里,海湾125个,海岛2214个,在册海洋渔业船舶13000艘。在向海图强的时代征程上,锻造高素质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做好海洋与渔业执法工作是重要保障。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贯彻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局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总队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水平,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为严厉打击各类海洋与渔业违法违规行为、有力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也为做好经略海洋的“下篇文章”提供智力支持。
学思想,举旗定向铸魂强基
旗帜事关根本,目标引领方向。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中,每一位坚守使命、开拓前行的海洋与渔业执法人都是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守护者,是海洋与渔业执法法治建设的有力推动者。让每一位执法者深刻明了海洋与渔业执法工作的旗帜和方向,坚定不移跟党走,是执法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锚定海洋强省建设目标,总队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扛紧扛牢守海护渔使命担当,团结带领全省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与中央对标对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召开两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坚持每周二、四集体夜学,组织总队广大干部职工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锤炼政治品格,强化对党忠诚,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总队的未来在青年,希望在青年。为推动青年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总队发挥青年理论学习制度作用,组织开展以“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纳百川”海渔执法青年讲堂活动,成为总队青年干部职工学思践悟、业务研讨、风采展示的重要平台。
一个个执法青年走上讲台,激情讲述牢记领袖嘱托,传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作为、特别能战斗”的海洋与渔业执法精神,在践行守海护渔职责使命中点亮初心坚定信仰的动人故事,生动展现了总队青年干部职工在学习新思想过程中焕发出来的精气神和热情干劲,成为推动我省海洋与渔业执法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强党性,坚定信念优良作风
福建东山,是谷文昌精神的发祥地,也是总队闽南执法支队的驻地。“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和当地老百姓一样,执法人员对谷文昌有着崇高的敬仰和别样的情怀。为传承弘扬谷文昌精神,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总队闽南执法支队自觉与谷文昌干部学院加强联系,紧密结合执法工作实际,精心提炼廉政文化主题,突出廉政文化特色,以多年一线执法清廉事例,践行“不取渔民一条鱼,不拿群众一包烟”廉政誓言,让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海洋与渔业执法工作中,成为原国家海洋局设立的首批12个全国海洋廉政文化示范点之一。
2023年3月,总队在谷文昌干部学院挂牌启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依托谷文昌干部学院共建平台,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学习谷文昌精神的内涵、实质及时代意义,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和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将我省执法队伍真正打造成具有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高水平执法队伍。
同时进一步发挥海洋廉政文化示范点以文化人、以廉育人的作用,在闽南执法支队设立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充分营造“崇廉、思廉、尚廉、守廉”的浓厚氛围,为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海洋廉政文化成果提供现场教学点。组织开展青年干部纪律教育会,教育引导总队广大青年干部坚守纪律规矩,扣好、扣紧、扣实“第一粒扣子”。
重实践,苦练本领守海护渔
2023年6月20日,在历经凌晨突击执法,查获4000多千克违规渔获物,等待属地执法机构前来接收,作进一步调查处理的间隙,一位执法人员随机拿起渔筐里的一条鱼,展开,一对如蝉纱般的美丽翅膀。
“这是飞鱼。飞鱼是海洋上层的鱼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海域。”
“这个时候打上来的渔获物,大多只有一个手指大小。这种鱼卖不出价格,只能作为鱼饲料处理。多可惜。这么多渔获物的批量查获,那就几乎可以判断捕捞这些渔获物的渔船为拖网作业。拖网船舶对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的破坏性可见一般”。
执法人员纷纷聚拢过来,从违规渔获物处置、鱼类品种鉴定、捕捞作业网具类型到执法证据的固定、法律适用、案件移交,一场别开生面的海上执法课堂就此展开。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在工作间隙展开交流讨论,进行执法授课指导已经是当前我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战线上的一道常见亮丽风景线。
今年5月,我省海域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以海洋伏季休渔执法监管一线作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练兵场”和“加油站”,总队领导亲自带领年轻干部参与休渔普法宣传、一线调研、海上执法、案件办理等工作,抓好队伍“传、帮、带”,在一线解难题,向一线要办法,让年轻干部在基层执法一线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针对当前休渔执法监管任务繁重、监管压力加大、沿海执法力量不足等现实需求,总队继续将目光转向内陆渔政执法机构。结合前期执法督导检查中发现的内陆渔政执法机构人员业务能力不强、队伍管理不够规范等短板问题,及时开出“药方”:选派内陆渔政干部,分期分批到对口沿海执法机构交流执法,参加海域巡查、依港管船、查办案件等一线执法工作,以海带陆,打造“山海”干部交流互进新平台,形成同学习、同执法、同进步的山海协作执法新机制。
完善的队伍人才培养还包括先进执法设备的配备使用。为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提高远程移动监控监管执法能力水平,总队积极引进无人机入列各派出支队辅助执法,并选派一线执法业务骨干参加无人机飞手培训取得证书。各派出支队根据辖区执法特点,多次组织学习无人机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气象水文、安全知识、空中交通管制等理论知识,同时开展无人机驾驶员起降阶段操纵技术、部件组装、维护和执法应用等方面实战训练。目前,无人机已在“蓝剑”系列执法任务、伏季休渔监管和港口巡查等工作中得到高效利用,成为我省海洋与渔业执法力量的有效空中助力。
建新功,锐意进取担当作为
“救命,救命……”2023年3月15日18时许,东山县铜陵镇大澳中心渔港附近1名七旬老人意外落水。冰冷的海水,体力渐渐消耗,身体慢慢下沉,老人的呼救声越发微弱。危急时刻,总队闽南执法支队执法人员犹如神兵天降,他们乘坐执法快艇快速靠近落水老人,将他迅速救起,前后用时不到5分钟。
海难搜救、遇险解围,扶危济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无论是狂风巨浪,还是深夜凌晨,只要接到任务指令,各级执法机构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每年的海洋伏季休渔期也是执法监管任务最艰巨繁重期。为确保“船进港、网入库、人上岸”的休渔任务顺利完成,各级执法机构走村入户、登船上排加强宣传引导,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做好渔船管控,日夜屯兵、马不停蹄开展海上执法,聚焦重点海域、重点时段、重点船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决防范非法捕捞行为的发生,斩断海上违法捕捞交易链条。
在戍海卫渔的战场上,各级执法机构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针对海上渔船管控点多面广、艰巨复杂特点,总队发挥牵头抓总、协调作用,突出联合执法,加强与公安(海防)、海警、海事等涉海部门的联勤联动,确保分工管辖海域无缝对接,合力推进行刑衔接,提升打击效果;针对往年外省渔船停靠我省伺机违规出海的隐患,总队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在发函协查、全面排查基础上,积极探索交叉执法、异地办案模式,统筹调度省市县三级执法机构执法力量打破常规、突击执法,一举查获52艘外省籍渔船,有力震慑了外省渔船伺机而动的不轨图谋。
在各级执法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全省共开展中国渔政“亮剑”、福建海洋“蓝剑”等各类专项行动12次,查获各类违法违规船舶208艘。中国海监8002船在先后荣获两次全国级“青年文明号”的基础上顺利通过第三次全国级“青年文明号”考评汇报;中国渔政35001船被评为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国渔政35009船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总队执法船船长邱卫华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每一位初心不改锐意进取的海洋与渔业执法人,在履职尽责的执法实践中锤炼过硬的能力本领,在矢志不移的奋斗拼搏中燃烧热血激情,用忠诚和信仰守护着福建万里海疆。(记者 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