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3日电 近日,福建江夏学院会计学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守望初心奋跃生态宏图”实践团前往龙岩多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动员青年学生躬行实践、观照时代,执青春之笔为乡村绿色发展增色添彩。
以融合发展为“着重点”,激活兴村动能
实践团一行首站前往“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这个百年古村,处处都留存着红色印记,打破困局的赤邮精神、红军桥上悲壮的“生命等高线”、见证热血誓师的“零公里处”....。.激励着实践团成员以史鉴今,树牢初心,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中复村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现代生态产业,同时抓住信息化机遇,促进富民增收。

以生态治理为“发力点”,把握时代动向
实践团走进策武镇南坑村,回顾“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十九大人大代表”沈腾香书记身体力行带领村民们跨越“难坑”的奋斗历程。实践团成员在与南坑村现党支部书记袁健杰座谈中了解到水土流失成功治理后,银杏产业、草莓种植业、草莓采摘产业等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成为南坑村乡村振兴的强有力推动。
如今,正如实践团成员所见,南坑村实现了“难坑”到“南坑”的蜕变,银杏产业的发展也使南坑村成为了“闽西银杏第一村”,增强了村民生活“杏”福感。

座谈会上,河田镇党支部干部与实践团成员一同追忆了河田镇的蜕变之路,并阐述了河田镇乡村振兴、生态振兴的推进思路。“长汀经验”以及“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已然成为新时期带动长汀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内生动力。
以制度革新为“牵引点”,凝聚发展共识
在“全国林改策源地”武平县捷文村,实践团依次走进“我有青山”主题馆和林下经济科教馆参观学习。在对灵芝与金线莲种植基地的调研中,实践团成员进一步了解到护好青山绿水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林下经济,点绿成金、双向得益才能长期维系发展。

通过此次的实践调研,实践团成员领略到了更加清晰、更加科学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发展样板,也更加明确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在实干中淬炼青春,做好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接续文章,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