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泰宁:“533”工作法,推动创城工作提质增效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3日电(黄艳)“看着这座城市一点点发生着变化,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内心非常满足。”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社区环境整治办公室主任张国泰在和记者交流时说道。

  泰宁县是一座旅游城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当地丰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走在泰宁的大街小巷,一排排平整绿化的街道、社区映入眼帘,令人心生愉悦。

  泰宁是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近年来,泰宁县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将老旧小区改造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探索出“533”工作法(即推行“五长”共创、凝聚群众、部门、社会“三方合力”、活用“五长”推动、是文明单位带动、激励政策驱动等“三类资源”)。其中,“五长”共创指的是创新建立“片长+街长+区长+路长+河长”的“五长”责任体系,实行分区管理、分片包干,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环环相扣”的老旧小区改造“责任链”。

  自2019年10月开展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泰宁县以“突出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工作、解决群众需求”为理念,聚合多方资源,积极探索新方法,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让文明实践之花开遍城乡大地。当地通过设立工作平台、志愿服务网络,组建起660多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在泰宁县城乡居民小区、大街小巷、交通路口等每一个角落涌现的一个个红色志愿者身影,绘就了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

  张国泰如今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他说,“社区文明创建是一项极具挑战又很有意义的工作,需要运用更加灵活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的力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才能更高效地推动工作进程。”

  在“533”工作法的推行下,泰宁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创城办”)有效破解了“三乱”难治理、设施难修缮、小区难管理的“三大难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打造社区文明创建典型。创城办先后完成18个小区52栋屋面违建12466平方米的拆除整治,清理泡沫箱19万个、乱种菜14万余平方米,吸纳居民自筹资金126.4万元参与屋面改造。

  泰宁县北洲社区主任张华表示,创城办做了大量工作,协调各单位进行乱建、乱占、乱搭等‘三乱’问题整治,大大改善了老旧小区环境,社区群众满意度非常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