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高校师生暑期“三下乡”与乡村儿童心连心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5日电(叶艺琳)“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点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有不少的留守儿童存在。希望能用我们青年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出一份智慧和力量。”暖风队员柯宇馨说道。

  4日,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服务队13名师生来到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朱口镇开展乡村调研、关爱留守儿童。

  泰宁县朱口镇位于县城东北部,是全市首批5个县域次中心镇之一。近年来,朱口镇坚持“党建强镇、产业兴镇、生态靓镇”的目标定位,着力解决民生短板。但其发展受地域、资源等多方因素影响,辖区内外出务工人口较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镇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乡村五育融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不容忽视。

  泰宁县朱口镇党委书记吴天祥告诉记者,“我们朱口镇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作,不断优化关心关爱方式,丰富谈心交流、课后辅导等关心关爱内容,坚持把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作落细、落实。同时,我们真诚欢迎和感谢同学们的到来,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挥专业优势,精准实施扶心、扶智等帮扶工作,与我们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携手让‘留守花朵’绚丽绽放。”

  对此,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服务队带队老师表示,自队伍组建以来,队员们就针对泰宁县朱口镇留守儿童的情况,借助数据收集、资料查阅以及线上访谈等形式,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充分地准备。

  在泰宁县朱口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一场素质拓展活动正在进行着,暖风队员们组织孩子们开展课外技能拓展课程。看着孩子们从初次相遇的腼腆沉默到现在积极活跃,暖风队员笑着表示,“与孩子们相处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爱心。”

  不远处,闽江学院法学专业大二在读学生李明璇正拿着相机记录着队员与孩子们的默契配合与互动。“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们青年大学生多走进农村,多亲近农民,多体验生活。”在李明璇看来,走出课堂深入实际当中,对于了解社会,发现社会痛点,切实解决社会问题很有帮助。

  “孩子们就跟在这些支教队员的后面,他们走哪跟哪,看得出孩子们对这些老师感情很深。” 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家长说,“有时学生放学后,家长没来接学生,老师们亲自把学生护送回家,非常尽责,感谢他们。”

  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内,暖风行动服务队将继续为朱口镇的孩子们带去欢乐,传递知识。“希望青年大学生们都能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知识、增才干、做贡献,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努力成长为堪当时代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服务队带队老师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