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2023年泉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观摩会举行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8日电 (胡希为 王娜)2023年泉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观摩会6日-7日在中建三局施工的城建·田中里项目举行。各县(市、区)住建主管部门,辖区企业相关人员,在建房建市政工程项目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2000余人到项目观摩。

智慧科技赋能安全管理
智慧科技赋能安全管理

  据了解,中建三局城建·田中里项目树立“将安全标准化建设与安全文化融合”的理念,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体验中心、智慧安全等方面全方位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矢志追求“体系健全、制度完备、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安全目标

  项目深入践行泉州市住建局印发的《泉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提升指南(2.0版)》,按动态考评分级挂牌警示制度,张挂泉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运行动态风险考评结果告示牌;构建管风险与治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对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基坑工程、高处作业等共计11项分部分项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绘制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三个阶段的安全风险四色预警管控图,落实四色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定期组织排查和隐患治理,形成全面、完善的“三张清单”(即检查清单、隐患清单、整改清单)并在施工现场指定位置张挂警示,项目开工以来,安全评定级别均为蓝色。

项目安全体验中心,让工人体验式感受安全教育
项目安全体验中心,让工人体验式感受安全教育

  ——坚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

  各参建单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安全教育、检查、交底、应急救援、劳保用品等安全管理制度。大力推进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实现个人防护、设备设施、现场防护三大标准化,定期开展临时用电、高处坠落等专项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智慧科技赋能安全管理,采用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慧眼AI识别安全隐患、塔机升降机智能监测、安全线上巡检、无人机巡航等智慧安全智能管控,推动项目安全和设备管理提质增效。

  ——始终坚守“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绿色和谐”的管理理念

  构建项目全周期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将安全通道与安全文化长廊有机结合,在工人上班必经处的安全通道内设置安全标准化图集,沿途摆放安全标准化应用实体,让安全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综合运用“每日班前喊话”“多媒体安全宣讲”“安全体验区”“VR体验馆”等多维度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有效推动“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深入实施“整理、整顿、清理、清扫、素养、安全”文明施工“6S”管理,科学规划现场总平,创新采用太阳能路灯、空气能热水器、LED照明系统等节电措施,一体化自动冲洗系统、雨水回收系统等节水措施,通过喷淋雾炮降尘、场地绿化覆盖、扬尘噪音监测等强化环境管控,深度打造整洁有序安全的绿色工地。

  除安全标准化生产之外,项目还有诸多亮点妙招:以创新工艺助推绿色施工。住宅采用全钢集成爬架+铝合金模板工艺,实现混凝土墙免抹灰、砌体墙薄抹灰;地下室外墙模板采用新型的免开孔新工艺,提高混凝土成形质量,有效解决模板消耗大,周转使用率低的问题,提升项目绿色施工水平。以精雕细刻锻造匠心品质。大力推进节点气囊拦截、后浇带独立支撑、厨卫反坎与结构一次性浇筑等质量工艺标准化实施;坚持样板引路,现场结构、工序、交付三大样板全方位展现项目强化过程控制、一次成优过程中的精益求精。以精益管理推动快速建造。全面推进设计、措施工艺优化清单76项,有效精简多余工序、节约措施投入;建立四大穿插模型,通过工序合理穿插、控制关键节点、减少工作面闲置,预计节约工期90天。

  城建·田中里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浮桥街道,总建筑面积约41.35万m2,建成后将提供安商房2587套,用于回购安置繁荣片区部分被征迁群众。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团队科学统筹,18天完成临建施工、90天完成桩基施工、122天完成B区主楼地下室封顶,162天完成A区主楼地下室封顶。目前已经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2月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据悉,本次活动由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鲤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泉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会、泉州江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东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协办,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