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9日电(叶艺琳)5月27日,首届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建瓯落幕。

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竹产业协会的副会长丁雨龙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中国竹产业协会携手南平市人民政府在建瓯举办峰会,主要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促进我们国家竹产业的发展,通过相应的采风活动、论坛、研讨会进行交流,了解国内外竹产业的发展形势、提出竹产业发展当前面临的困难,集思广益探索解决和应对的方法,从而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建瓯市是1996年原林业部命名的首批十大“中国竹子之乡”,竹林面积、立竹量、竹材和鲜笋产量均居全国各产竹县(市)前列,素有“笋都竹乡”的美誉。
近年来,建瓯市以优质竹林资源培育为基础,全面推进笋竹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与中国竹产业协会、国际竹藤中心及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等单位展开积极合作,不断促进竹产业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竹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影响力不断攀升。
2022年11月,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希望能更好发挥竹子在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此次峰会便以“小竹子 大产业——以竹代塑 ‘竹’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契合了竹产业的发展趋势。
对此,丁雨龙表示,“当前中国的竹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竹代塑’倡议的发出后,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竹产业,随着建瓯的竹产业企业朝‘以竹代塑’方向迈进,作为竹乡的建瓯更应该好好把握机遇,发挥自己当地的优势,制定针对性的产业发展计划,打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协同发展。”
同时,丁雨龙也指出,当前竹产业企业发展也面临着“‘以竹代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还明显不足”“竹制品产量和规模小、成本高”“竹制工艺在技术层面还不够成熟”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便是我们举办峰会的初衷。”在丁雨龙看来,“以竹代塑”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何解决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推动传统竹制品工艺进一步创新,就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来进行交流。
“我们中国竹业协会作为由从事竹子培育、生产、加工、贸易、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单位、个人及竹子爱好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盈利性行业社会团体,能做的、要做的就是群策群力,凝聚智慧力量,继续助推各个省、各个竹产区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丁雨龙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