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6日电(叶艺琳)以“小竹子 大产业—以竹代塑‘竹’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首届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主论坛26日下午在南平建瓯召开。来自中国林科院、国际竹藤中心材料研究所、深圳湖工大包装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以竹代塑研究所等国内竹产业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以竹代塑”等内容进行研讨交流,共话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平市政府副市长杨新强在致辞中表示,南平生态优越,竹资源丰富,素有“中国笋竹之都”的美称。近年来,南平市聚势强链用好竹、科技赋能育好竹,全方位推动竹产业全链条、全业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此次举办首届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主论坛,便是抢抓“以竹代塑”的机遇,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希望各位专家能把先进的理念、科技、人才带入南平,帮助我们进一步挖掘竹产业发展潜能,从竹产业的发展趋势中找到更多的机遇。”杨新强说道。

当前,中国竹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中,但劳动力密集、生产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依然突出,南平也不例外。对此,充分利用好国家产业政策,吸收相关行业的发展经验,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院长于文吉作题为“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途径与发展模式的思考”的主题报告,引起了参会嘉宾的共同思考。
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王戈则着眼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外市场对竹产品的需求日益加大,大力发展竹产业将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作了“世界竹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的主题报告。
围绕“以竹代塑”的主题,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方长华带来了“以竹代塑产品分类及其标准”的报告分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傅金和也作了“以竹代塑,减塑降碳,可持续发展”主题报告,充分体现了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

最后,深圳湖工大包装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以竹代塑研究所常务副院长、院长、首席专家,中山大学博士、教授戴武军以“合成生物以竹代粮、以竹代塑关键核心技术及其应用”主题报告,打开了参会嘉宾的新思路,论坛现场气氛热烈。
“竹子是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2022 年 11 月,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在全球深化‘以竹代塑’合作。实践也证明,在我国,由于竹类资源丰富,不论是原竹产品还是利用竹浆等生产的衍生产品,都拥有丰富的品类,‘以竹代塑’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国竹产业协会副会长丁雨龙说道。
据了解,除了主论坛的召开,建瓯还将于26日举办中国竹业机械高质量创新发展研讨会、双碳背景下竹炭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中国竹乡”联席会、乡村振兴背景下笋竹产业融合发展论坛等多场论坛。群英荟萃,共同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