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最美“新农人” 建功新农村 ----记浦城县职业新农人吕璐阳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8日电(兰玉花 郑聪) 说起吕璐阳,闽北小城浦城县富岭镇东元村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

  “农业科技推广带头人”“全县十佳种粮大户”“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这个1996年出生的壮小伙,用军人的担当,扛起振兴乡村的大旗。

吕璐阳服役期间照片。吕璐阳本人提供。
吕璐阳服役期间照片。吕璐阳本人提供。

  曾经钢筋铁骨,历练沙场,他一心只想用青春为祖国站好每一班岗。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俯下身拎起锄头,义无反顾回村创业,专业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村里“新一代”农业技术“扛把子”。

  2012年至2014年12月,吕璐阳在广西某部服役,两年的部队生活锻造了他阳刚、坚毅的品行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作为一名炮兵手,他说最重要的就是:瞄准目标,精确打击。这深深地影响着他今后的生活。

  退伍之后,他和周围小伙伴奔向大城市,开始“漂”了。在城市,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迷茫和彷徨,璐阳更加坚定了回乡发展的决心。从小跟着父母在农田里长大,土生土长,乡野的呼唤,使他没有过多的犹豫,只是一个电话:“爸,田里的活以后我来担!”接到电话,老父亲吕秀武半信半疑: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都是“老一辈”在田里劳作。种烟,他能行吗?

图为:2023年4月17日,吕璐阳在大田劳作,兰玉花供图。
图为:2023年4月17日,吕璐阳在大田劳作,兰玉花供图。

  目标坚定,实干敢拼。看出父亲对自己的疑虑,他没有过多解释,在困难面前,军人从不屈服。

  2021年冬天,浦城县局全面推进大田深翻服务,旨在改良土壤,有效提升烘烤质量。有农户不理解,认为没必要深翻。璐阳作为生产技术排头兵,浦城县局反复地讲解他听进了心里。天还未大亮,就从仓库开出一台冬翻机,坐在农机上,壮实的小伙目光坚毅,启动农机,伴随着突突的轰鸣声,他坚定地奔向田野:大田深翻,改良土壤,根系发达,根深叶茂。这道理他懂。他坚信跟着浦城县局干不会错。

  一个冬天下来,璐阳一人完成了1200多亩田的深翻和起垄,农机坐垫都换了4块,除茬、深翻、起垄样样不落。通过深翻,他的田块长势旺,产量高,亩产值在村里遥遥领先,收获了农户连连称赞,璐阳被评为乡镇“青年机耕突击手”,行业的大力扶持也使农业生产社会化运作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种烟二十余年的老父亲终于信了儿子,放心把产业交到他手上。村里的老人看见了直夸“这兵娃子,真是好样的!”

  依托浦城县局拓展新型种植主体政策,吕璐阳成为重点培育的新农人。浦城县局用“师带徒”技术服务团队,破除了新手不懂技术,不敢种的顾虑。对生产技术,璐阳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很快,没过一两年,就从一名生产“小白”成了种植行家里手,上等比例连年翻升,种植亩产值能达到4300元/亩。在全县生产标准化培训会上,璐阳现身说法,用种植规模和产值成功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种植创业。

  “广阔农村,大有作为!大家都奔城里去,我偏要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年轻的吕璐阳执着的说着。其实他并不是蛮干,也是仔细计算过,有他自己的想法:在城里打工,孩子变留守儿童,父母又为空巢老人,得不偿失。而农业种植生产规模化运作,却能带领他稳稳地走上致富道路。目前一家人已成立家庭农场,承包1千多亩田,2022年全家总动员,云烟种植规模达到了176亩,种植产值75万余元,加上种粮一年毛利200多万元,规模化种植雏形已成。发展前景远超在城务工的小伙伴。回村烘烤,是他不悔的选择。

  “种植云烟有保障,技术服务到位,小金叶里见大丰收,未来我要把家乡发展成千亩种植村!”吕璐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如今制约规模化发展的难题就是用工难!他的家庭农场常年雇工20余人,采收的农忙时期达到50人左右,在农忙时期,一时间找齐这么多人,对一个闽北小乡村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解决“用工荒”,2022年夏天,浦城县局协调各乡镇经验丰富的采编小队,采用社会化管理运作,全力保障采规模种植户采编用工。

  “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已变成新模样。虽然今天田里劳动力的主体正在慢慢变老,但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热血青年投身农业生产队伍中来,我们会站好农业生产这班岗!”吕璐阳信心满满的说。扎根农村,建设家乡。如今妻子成为了东元村的网格管理员,全力支持他投身乡村建设。东元村的三层小楼里,一家人其乐融融,自在其中。

  在农村农业发展老龄化进程中,吕璐阳这样的“新农人”已成为浦城农业生产的一股清流,也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未来已来,征途漫漫,在提质发展的征程中,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家乡的队伍中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