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市检察院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业务态势分析会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5日电(黄燕)4月23日,厦门市检察院召开厦门市检察机关2023年第一季度业务态势分析会,吴金喜检察长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市检察院领导、各内设机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上,市检察院案件管理部对照最高检修订的《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对2023年第一季度的全市检察业务数据进行通报,第一检察部、第四检察部分别汇报了优化刑事检察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的工作举措。

业务态势分析会现场 方靖摄
业务态势分析会现场 方靖摄

  会议强调,全市检察工作总体情况态势良好,但数据指标显示仍存在一些薄弱项。各业务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全力补齐短板,努力提升检察工作质效。

  一是在理解把握上下功夫,增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责任感。

  最高检印发的《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由60项精简为46项,目的是通过不断优化检务管理,引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促进监督办案更加优质高效。全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案件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加强学习,准确把握各项内容和具体含义,科学运用指标,使评价指标真正成为推动我市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和有力抓手。

  二是在用好用活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指挥棒”“风向标”作用。

  用好用活《评价指标》,要先从理念入手,善于运用系统观念、体系思维,正确看待主要指标的精简,以及通报规则的改变,更加注重全面评价、整体评价、组合评价、实绩评价。同时坚持求真务实理念,将精力向提升监督办案质效上聚焦,杜绝“唯指标论”“唯数据论”的机械评价方式。用好用活《评价指标》,要强化问题导向。对标对表《评价指标》,结合业态分析报告,对暂时落后的指标情况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透过指标找准办案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业务部门和案管部门间要加强沟通协作,及时找出办案的薄弱环节,吃透指标的“内涵点”,找准工作“着力点”,形成常态长效推进工作的方法和路径。

  三是在统筹推进上下功夫,促进检察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正确理解评价指标与检察官业绩考评的关系,以指标为依据,一体加强“案”的管理和“人”的管理,统筹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检察人员考核机制,案件管理部和干部处要牵头抓实科学化考评,使两者导向一致、效果一致,让检察官不被数据所困,被考核所累,集中精力办准办好每一起案件。要以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为抓手,提升精准化检务管理水平,加强对下指导力度,进一步发挥好检察一体化优势,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优化主要评价指标促进监督办案质效全面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