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9日电(陈吓梅)2023年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三十六个“中国水周”。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长期以来,长乐法院充分发挥、延伸司法职能,不断以生态司法保护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推动优化辖区水生态环境,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紧握司法利剑 筑牢法治屏障
立足司法审判主责主业,坚持惩罚、调处、修复、预防一体推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水文章”。2021年以来,长乐法院依法严惩非法捕捞、危害濒危野生动物等破坏水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6人5件。落实刑事制裁与民事赔偿与生态补偿有效衔接,促使被告人缴纳生态损害赔偿金2.2万元。
深化司法协作 健全多元共治
强化科技支撑,联合区河长办建立“智慧河湖系统”,深化辖区河道监管,常态化开展河湖巡查。发挥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建立河湖司法保护制度,推动构建多元联动共治体系。
强化司法宣传 弘扬生态理念
“中国水周”首日是“世界水日”。当天,长乐法院联合区河长办、检察院等多单位开展主题普法活动。现场,长乐法院干警发挥专业优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以案说法,向群众普及水资源行政管理、破坏水资源犯罪等相关法律法规。
今后,长乐法院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执法办案、全方位司法服务,推动辖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