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远亲不如“近邻” 厦门基层治理拓宽新路径


  【解说】坐落在厦门深田社区的图强小区,因“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在这里开花结果并发扬光大“近邻”模式而闻名遐迩。11月的厦门温暖如春,中新社记者走进深田社区,近距离感受这一“近邻”模式发祥地汩汩而出的聚合力。

  【解说】在深田社区居委会,苗阿姨前来咨询为身为抗美援朝战士的父亲办理残疾证事宜,社区网格员陈芳芳热情接待了她。按规定,苗阿姨父亲办理残疾证享有优惠政策,陈芳芳告诉中新社记者,此前社区网格员已主动入户为其宣讲相关政策福利。

  【同期】厦门深田社区居委会 网格员 陈芳芳

  我们现在每天不是(花)两个小时上网格巡查,也会入户到居民家里去,如果我们遇到他们有什么情况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跟我们讲,如果有那种不方便的,他也会跟我们提的话,我们就可以帮他们尽量去解决。觉得说能帮到人家,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解说】早年因不少小区都是旧房子,邻里之间少有往来,如今小区设了助老员,新时代实验站多了好多年轻人,对老人关心照护周全,邻里关系愈发密切。

  【同期】厦门深田社区居民 沈丽秀

  过去我们(邻里之间)没有这么亲密,现在就很亲密。你比如说有的老人,他的手机不是智能手机,所以所有的(活动)通知他都不知道,现在所有的通知我都记得,有几个我赶快通知,这个关系就密切了。我如果有什么好吃的,我会互相关照一下,他们也关照我,我也关照他们。

  【解说】在深田社区居住了四十多年、退休前为图强居委会主任的林彩霞告诉中新社记者,社区居委工作的初心就是为了大家和睦相处,社区时常组织大家开展各种活动,坐在一起交流沟通。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居民对社区工作也就有了更多的理解,更乐于自发参与社区治理。

  【同期】厦门深田社区居民 原图强居委会主任 林彩霞

  别看他们年轻人,大家都很暖心,很关心居民群众,关心我们这些老人,很关心。所以他们,大家都很拥护他们,也支持我们社区。

  【解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深田建成新居民区,2000年底改制为社区居委会。回溯历史脉络,随着百家村兴起,许多华侨来此投资落户安家,有的华侨房子因产权人长期旅居他国,房产被人长期占用,相关纠纷20多年一直没能解决。随着社区调解服务队介入,本着远亲不如近邻的精神内涵,通过长达3个月的反复沟通、协调,最终纠纷迎刃而解。

  【解说】厦门深田社区居委会 网格员 陈婷

  (产权人)他其实也多年都在国外,又因为疫情的影响,他没有办法一直长期留在厦门这边,所以他的调解问题就比较难以很长期,就是及时得到一个解决。所以我们就只能是通过包括像线上以及他的代表,以及各方的这样一个协调处理,那最后也是对现在这个房屋的使用人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以及将多方各种的权衡因素都告诉他们,最终也是得到一个比较好让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产权人也终于收回了他的这一处侨房。

  【解说】来自台湾的熊麒定居厦门兴隆社区近三十年,是居民眼中乐于助人的老大哥。作为厦门市对台服务试点社区,兴隆社区现有300多名台胞在此居住、生活和创业。该社区较早引进台湾社区治理模式和经验,内容上与“近邻”模式异曲同工。

  【同期】厦门兴隆社区主任助理 熊麒

  台湾跟厦门一水之隔,其实我们现在因为网络发达,其实现在的“近邻”已经是说,不是说要非常近,只是大家心灵相通,其实我们现在跟台湾这边也是经常互动,那都透过网络平台,感觉都还是在一起,我们经常像我们社区办活动,那我们台湾的同名社区,我们就开视频(互动)。

  【解说】伴随邻里之间以及对社区的认同、共情,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的自治与共治当中来, 深田社区探索的“近邻”模式,在社区治理中彰显出强大聚合力。目前,“近邻”模式已在厦门全市推广。

  记者 李思源 杨伏山 福建厦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