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活用华侨历史建筑 打造侨乡文化名村

  最近,南安市诗山镇鹏峰村的红砖洋楼——陈瑞仑民居,成了诗山镇的新晋网红打卡点,在这里展出的闽南民俗画文化艺术展吸引了不少文化爱好者、学生、村民前来参观。

  开办文化艺术展,将华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是诗山镇弘扬华侨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创新举措,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洋楼里办闽南民俗画展 这座红砖洋楼被命名为“源兴居”,由印尼华侨陈瑞仑出资于1925开始建造,是南安市不可移动文物。洋楼屹立在乡村田野间,占地面积1.16亩,为两层红砖石建筑,远远望去,蔚为壮观。洋楼正前方,风吹稻浪的沙沙声,仿佛低声诉说着洋楼那段辉煌的历史。 尽管历经近百年风霜,但在陈瑞仑后代的保护下,洋楼依旧保存完好。“陈瑞仑10多岁下南洋,在印度尼西亚望加锡谋生,刚开始四处打工,后来自己经营橡胶、杂货生意。”陈瑞仑侄孙陈艺明告诉记者,事业有成后,陈瑞仑汇资由其母林寅建设这栋源兴居。 “诗山镇有不少精美的华侨历史民居,但有些由于年久失修失去了功能。”陈艺明希望自家这栋洋楼,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焕发新的生机。 于是,在诗山镇党委政府、鹏峰村和南安市南联文化中心的推动下,洋楼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闽南民俗画文化艺术展应运而生。此次艺术展展出了诗山民俗画家吴尚源的作品60幅,步入洋楼,热闹的元宵花灯、喜庆的大鼓吹表演、形色俱全的传统美食等极具闽南文化特征的画作悬挂墙上,与这座百年民居相呼应。据悉,此次文化艺术展分为节庆习俗、人生礼俗、非遗传承、乡土风俗四大板块,聚焦乡村文化,再现古朴的民俗场景,描绘百态多姿的风土人情。 “诗山镇的不少华侨民居,既体现了优秀的闽南传统建筑精华,也蕴含着丰富的侨乡人文精神。”诗山归侨作家洪顺兴告诉记者,这次在源兴居举办文化展览,无论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弘扬崇高的华侨精神,都意义非凡。 “这些画作陆续创作了2年,每一幅画作都源于生活。”吴尚源告诉记者,将展览办在闽南人家中,是一件很有意思、接地气的事,文化艺术源于生活,也回归生活。 诗山镇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黄雅云表示,诗山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发展侨文化,积极盘活华侨历史建筑,举办民俗文化展,这在诗山尚属首次。“华侨后裔的这种奉献精神,不但传承和弘扬了优良的家风侨风,也对诗山镇下一步挖掘华侨故事、传承华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挖掘侨力资源促乡村振兴 在华侨历史民居内办公益展览,是鹏峰村挖掘乡村优秀文化,创新保护华侨历史建筑,厚植侨乡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各类文化展览,培育有质量的研学点,以此增强引流力,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诗山镇党委副书记、鹏峰村驻村第一书记郑梅聪表示。 鹏峰村是泉州市侨乡文化名村,全村旅外华侨华人约5000人,港澳台同胞4200多人;拥有代表性的侨胞民居、特色建筑10多座,涉侨历史建筑众多,侨力资源丰富雄厚。近年来,鹏峰海外华侨文化交流基地、鹏峰村侨乡文化旅游接待中心等连接海外华侨纽带的建成,以及涉侨历史建筑数据库的建立健全、华侨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等,都有力地推动了侨乡文化名村的建设与发展。 “去年,我们对新加坡侨领陈水俊先生捐建的幸达堂进行改造提升,建成鹏峰书室,一方面对侨捐建筑物加以利用,另一方面也为村民提供学习、交流、休闲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鹏峰村党总支书记陈庆丰告诉记者,日前,鹏峰书室被评为南安市四星级“百姓书房”。 在合理科学保护利用涉侨历史建筑的同时,鹏峰村还不断挖掘侨力资源。一直以来,以陈水俊先生为首的鹏峰华侨慷慨捐资兴建学校、医院、公园、道路等,兴办企业,为家乡的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至今累计捐赠公益事业逾2亿元,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2021年10月,鹏峰村新加坡华侨陈奕群慷慨捐资500万元,作为南安诗山镇鹏峰村公益慈善会正式成立的启动资金。漫步在鹏峰村,乡村公园秋色如画,诗溪治理、村道桥梁等公益事业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这些都离不开鹏峰村华侨的贡献。 多年来,鹏峰村通过多元化推进侨文化保护和建设工作,密切侨梓联系,吸引侨心回归,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描绘了一幅侨爱、村强、民富的美丽侨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