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市滨海街道:“9·8金钥匙”打开黄金海岸新篇章

  中国商报(颜祥子 记者 钟瑜)厦门南部,东海之滨。“驶”过一条距离海面最近的桥梁——演武大桥来到美丽的环岛路上,融于碧海蓝天之间,攀牵穹顶舒卷的流云,瞰临海天涛头一线。这里依山傍海,人杰地灵,千年古刹南普陀寺梵音阵阵,百年名校厦门大学风华正茂,万名莘莘学子俊采星驰……

  与潮润的海风打个照面,继续东行,一把象征着中国国际贸易投洽会的“9·8金钥匙”屹立岸边,这里是思明区滨海街道的所在地,这把“金钥匙”开启了10公里黄金海岸的新篇章——

环岛路上的“9·8金钥匙”。(沈威/图)
环岛路上的“9·8金钥匙”。(沈威/图)

  近十年来,滨海街道依靠地利优势,抢抓招商机遇,初心不改、壮志不竭,立足打造环岛路旅游休闲经济带,发展总部经济,深耕软件信息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为了招商,团队走南闯北、夙兴夜寐;为了发展,街道冲破险阻、闯关夺隘。

  得益于此,街道从环岛路的一片荒芜中打造出浪漫的海滨风光,从城中村中开拓出一条旅游致富路,从楼宇匮乏的条件下征拆1000余亩空地协调产业导入,高能级企业群星闪耀,在黄金海岸线上连缀一片熠熠星光。

  先发优势

  投资热土迸发潜力

  时光如日月之旷久,在这片17.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刻录下行进的轨迹,堆叠起历史的厚度。

  当和煦的亚热带季风拂过,环岛路上晨跑的人们用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唤醒了这座街道。街道与大小金门岛隔海相望,辖区内演武、白城、上李、曾厝垵、黄厝五个社区各得其所、优势尽显,7万余名辖区居民在此安居乐业。

  谈及发展,在时间面前想象力总是存在边界,一组数据的呈现让十年蝶变发展的故事更加生动、具体——滨海街道的财政收入从2012年的12.0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1.03亿元,每年以11.12%的增速递增,超过省速市速增长水平;2021年思明区拥有纳税超1亿元的企业45家,滨海街道占了7家,比例在各街道中名列前茅;街道辖区虽然没有大型商超,但社会商品零售指标占全区的1/3,占全市的12%……

  沿着海岸线驰骋,独具历史余韵的胡里山炮台与彰显现代休闲滨海风光的黄厝海滩、椰风寨相互辉映;从城中村蝶变而来的风情曾厝垵、浪漫溪头下与上李水库、植物园的山林风光相得益彰;名校厦门大学、国家会计学院培养人才无数,不断拓宽的软件园一期正以深邃眼光洞察着产业的发展方向。

  顾所来径,历史名篇在此书写,旅游佳话在此传颂,产业幼苗在此茁壮。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发展的选择,这个选择离不开思明区滨海街道先天的资源禀赋,这个选择根植于这条国内沿海稀缺的10公里黄金海岸线。

  如今,在厦门最美的环岛路上,滨海街道正倚大海翕张之地利,秉承着作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核心区的国际化风范,敞开放之门户,迎八方来客,汇四海英才。

  乘势而上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资源优势是招商引资的“硬实力”,营商环境则是招商引资的“软实力”。好的营商环境正如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可缺。

  记者采访了滨海街道办事处主任钟振荣,从他的回答里,可以了解到街道从项目招商到企业落地后全周期服务,再到思考促进产业发展,始终贯彻思明区CSO(首席服务官)理念服务企业,用心之切,用情之深。

  用心招商,谋定而后动。滨海街道永葆恒心,率先思考如何依托现有存量引进优质增量,如何强链补链谋发展,如何突破当前街道辖区没有楼宇经济的现状来进行招商,实现长远发展;让企业树立信心,完善辖区城中村的硬件和人文景观,将提升城市管理和城区改造相结合,规划建设好酒店、园区、总部大楼,实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企业发展提供宜居环境;坚定发展的决心,聚焦产业链招商,围绕文旅体服务、总部经济、软件信息服务业等,全力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推进街属企业招商体制机制创新,引进成熟的头部企业以及成长期中间企业,实现精准招商。

  用情服务,奋发自有时。团队有激情,招商工作有拼抢精神和敏感性,对于好项目快速反应、快速推进;服务有热情,上到行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下到项目负责人的饮食习惯,团队都了如指掌,且在项目落地中实行一事一议一结服务和全程代办协办,推行保姆式服务,让企业落地省心省力;为企纾困有真情,企业来了滨海就是“滨海人”,“街道会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把企业员工孩子上学问题当作自己的孩子上学来对待。”滨海街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特别是在优惠政策兑现、技术引进、企业高管员工户口落户、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帮助企业降成本、减负担,构筑起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用力发展,帷幄起宏图。街道构筑内驱力,直面商务楼宇少的短板,发挥“飞地经济”的政策优势,充分利用观音山片区、软件园一期、软件园二期、同安工业集中区思明园等空间进行平台招商;街道凝聚战斗力,高效推进载体建设,加快厦门大学海韵校区二期项目、推动黄厝安置房、厦门大学新校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黄厝影视小镇规划方案,围绕环厦大科创谷片区,打造面向不同群体、产业特色鲜明、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同类型创新创业载体。如今,征拆出的1000亩空地可为企业提供大展拳脚的舞台。

  滨海街道十年如一日,用心用情用力优化营商环境初心不变,为企业服务恒心不变,时间也回馈奇绝美景——街道从2012年到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从17.26亿元跃升至25.88亿元,招商引资外资到资从1720.6万美元增长到2072万美元。今年上半年,街道落地项目75个,投资总额超80亿元。

  当前,滨海街道引入的企业不乏安踏、斐乐、特房集团、吉比特、紫金矿业物流、鑫泰集团、恒晟集团、建安集团等。街道正在对接引入包括华为鸿蒙生态系统创新中心项目、华为金田(厦门)数字影视创新中心项目、无忧传媒项目、南威科技、央企壹基部电力集团和金茂智慧交通等项目。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进。接下来,滨海街道将继续在招新引高上下功夫,在招大引强上做文章,在招才引智上出成效,政策不断档,保障不缺位。通过多渠道及时掌握最新招商信息、积极整合调动招商引资资源和力量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总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大型央企、民营500强等各类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度。

  强劲赋能

  文旅产业树新标杆

  椰影婆娑间,新娘轻柔的白纱宛如朵朵绽放在碧蓝穹幕下的白莲,摄影师从相机里采撷出一对对新人的如花笑靥。

  走进溪头下,文艺浪漫的氛围扑面而来,游人如织驻足于此,定格下人生最值得纪念的照片。殊不知,镜头下的这一处处“宝藏打卡点”“浪漫定情地”,原先只是鲜有人问津的小渔村。

  为了盘活旅游资源,从2012年开始,滨海街道启动“五街十八巷”提升改造工程,由点到线,大力打造溪头下爱情小镇、曾厝垵文创休闲渔村,特色民宿开始聚集。近年来,为了打造更加宜商宜业宜游的辖区环境,由线到面,街道推进征地拆迁,展现征收的“滨海速度”,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并积极牵头协调各相关执法部门,重拳整治了重点区域旅游乱象,2021年以来合计开展综合整治行动50余次,劝导纠正近2万次。

  如今,滨海街道依托10公里黄金海岸线的禀赋优势,环岛路旅游休闲经济带蓬勃发展,环岛路高档旅游休闲度假酒店群日益壮大,曾厝垵文创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熟的商业配套与风光旖旎的海景特色使滨海街道形成了以婚纱摄影、休闲旅游、商贸服务等为主导的多元产业。

  在婚纱摄影板块,成立近20年的后古婚纱摄影走出一条“小作坊”向“大企业”的逆袭之路,后古婚纱曾是一个仅有四人的工作室,如今成长为辐射全国8地13家门店的婚纱摄影全产业链的文化科技型企业,折射出滨海街道文旅影视产业的蓬勃气象。而在休闲旅游板块,厦门海牛同城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成立短短两年,就在同城游、周边游领域盘活了私域流量,以颇具竞争力的价格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与此同时,借助金鸡百花电影节落户厦门的机遇,滨海街道发挥天然影棚的优势,吸引了更多文化影视企业的进驻以及影视文旅项目的投入。滨海街道已有华策、七印象、无限自在、开影聚像、自在央体5家影视企业入选厦门市影视企业名单。街道还引进北京新画幅打造胡里山炮台奇妙夜灯光秀,正与黄厝数字小镇项目、版神通、艺点意创、VG王者荣耀战队主场落地项目密切洽谈中。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街道所在的思明区先后出台了《思明区进一步加快旅游和文化娱乐业发展扶持奖励若干意见》《思明区应对疫情帮扶企业纾困减负若干措施》等政策内容,同时发放消费券促进文旅产业升温。在此过程中,滨海街道积极对接辖区内文旅企业落实补贴,促进文旅产业复工复产。

  作为厦门市旅游资源最丰富的聚集区之一,滨海街道持续助力思明区文旅产业发展。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思明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6225.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65.28亿元。

  滨海街道将进一步发挥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优势,紧随思明区文旅产业布局,针对全域旅游、营商环境、招商落地、旅游营销、民宿发展、行业拓展六大方面,继续为厦门市高品位打造国际滨海花园旅游城市、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贡献“滨海力量”。

  蔚然成势

  总部经济释放动能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中书写。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总部企业强势崛起。

  今年,恰是安踏集团上市的15周年。2006年落户滨海街道的安踏,以一组数据记录下了中国运动品牌的励志故事——营业收入从29.9亿元增长到近500亿元,连续10年位列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首位。

  从一家传统的民营企业转型成为具有现代治理结构的公众公司,从一家立足于本土市场的中国企业发展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企业。安踏在观音山园区建设营运中心,张开发展的翅膀;在同安建设安踏智能工厂,实现了一条生产线可同时制作超50种品类、成千上万件服装;在东京奥运会与北京冬奥会上打破国外数十项专利技术垄断,奥运冠军们披上“中国龙”的领奖服上台。集团新零售项目落户思明区,街道陪伴安踏发展壮大,见证了安踏的许多高光时刻。

  安踏集团的稳步发展离不开滨海街道为其“丰满羽翼”。2016年,安踏刚刚投资并购拟成立的斯潘迪(中国)有限公司时被要求一周之内完成公司注册,但是按照当时的常规根本办不到,因为斯潘迪(中国)有限公司名称冠以中国二字,要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名称核准通过后才能在厦门注册,注册时间至少也要20个工作日以上。“经过街道招商团队的上下努力,注册登记时间大大缩短,在一周之内便完成了注册登记手续,服务效率非常高效。”安踏集团法务人员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长期以来,滨海街道还积极为企业对接思明区税务局加速税务申报。厦门安踏有限公司税务总监王君艺表示,专员为我们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操作辅导,企业在厦门市电子税务系统上提交申请后,退税款项隔天就能到账。今年以来,厦门安踏已取得3.1亿元的退税红利。在安踏看来,思明区送来的退税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缓解了阶段性的资金压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添火加薪。

  安踏在滨海街道的获得感来自于滨海街道优异的营商环境。在营商环境的加持下,滨海街道按下经济发展“加速器”,总部经济实现腾飞,“三高企业”从0跃升至32家。上半年,紫金矿业物流公司及紫金国际贸易公司营收超50亿元;新引进的中东基建科技集团营收达12亿元;在全国社会商品零售萎靡的情况下,安踏逆势增长,上半年零售额仍获得同比5%的增长。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滨海街道正锚定风向,朝着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三高企业”的方向驶去。

  产业高地

  软件产业蓬勃兴旺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对于厦门市最早建设软件园的区域——思明区滨海街道而言,发展软件信息业是立足优势的顺势之举。

  当前,滨海街道拥有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软件园一期等空间,精心培育一批“专精新特”企业,同时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招商力度,新引进赛意信息、华腾结算中心等项目,已形成较为深厚的产业基础。去年滨海街道软件信息业营收已达16.54亿元,澎湃发展新动能。

  作为较早落地滨海街道的头部游戏企业,厦门吉比特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比特)切身体会了滨海街道助力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满满诚意。“我们与滨海街道是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滨海街道与思明区各级主管部门在政策兑现、产业服务、助企纾困等各方面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吉比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街道总能感同身受,并主动为企业答疑解惑,尽其所能提供全面、优质、精准的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适逢思明区出台《思明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思明区加快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措施扶持力度超前,提出了“上不封顶”的增产奖励、首创专项人才奖励,财政支持超亿元。

  吉比特相关负责人对该方案予以点赞,她认为,“这份行动方案所涉及发展目标、重点方向、空间布局、主要任务等均充分考虑了本地优势与企业发展,能够很好地反映企业所面临的重点、痛点问题,对思明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企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达思明区新出台的好政策,6月30日,滨海街道举办软件信息业政策宣讲会。与会的50多家软件信息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思明区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在加大,政策覆盖面更广了。厦门市润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镇民感叹,今年的研发补助费用较往年增加了许多,在活动中,自己了解到此前尚未注意到的软件企业增产增效的内容。该公司作为城市级数字停车运营商,是厦门市的三高企业,滨海街道正帮助其申报满足条件的政策。

  在厦门青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看来,滨海街道软信业发展氛围浓郁,街道根据行业实际情况举行宣讲会、交流会等活动,让企业可以及时了解政策、增进行业间交流沟通。在人才方面,街道还会积极认真与企业同步人才政策提供指导,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困难、跟进问题。近年来,该公司在厦门市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成为国内优秀的移动游戏开发商及发行商,先后推出数款优秀手游作品——《最强蜗牛》上线不到六小时破百万下载量,《提灯与地下城》上线首月流水破亿元……

  滨海街道不断推动软件信息业产业链的发展,形成聚集优势。目前,引进落户多多云项目,系国内云手机行业龙头企业,五年税收不低于7000万元,并乘着厦门市全力打造“元宇宙生态样板城市”的东风,落地签约全国政务软件龙头企业南威软件集团总部大楼项目、文娱产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等。

  在此基础上,滨海街道还创新载体,把握轨道三号线延伸段建设的有利时机,打造“环厦大科创谷”。着重发挥辖区内厦门大学曹德旺商学院、信息学院、电影学院等智力资源优势,利用周边已经投用的软件园一期北片区的空间资源,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产业前沿,谋划开展地铁综合空间利用,为成长期企业打造一片发展的园圃。

  水气激荡,乃生长虹。以优势产业软件信息业为依托,滨海街道推进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随着辖区文旅产业、总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造起宜居宜商宜业的现代化街道。当“9·8金钥匙”飞速转动,黄金海岸上的一片招商引资新高地跃然眼前,投资客的目光纷纷聚焦于此,商业机遇奔涌而来。

  【记者手记】

  纵览历史,可以发现,一个区域的发展绝非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一定要有沉下心、扑下身子干实事的劲头,要有踏破铁鞋的恒心与毅力。

  记者在与滨海街道工作人员接触的过程中总能被他们的激情所感染,他们每日会务繁忙,辗转于企业与各部门之间,用心用情浇灌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芳蕊。亦如滨海街道办事处主任钟振荣所说:“我们做企业服务,要用心到无愧于心,用力到无能为力。”寥寥数语,令人动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