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集大诚毅暑期“三下乡”:弘扬朱子文化 助绘文化蓝图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4日电(徐 凌)“身为新时代青年,作为诚毅学子,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善用所学知识,知行结合,坚守思想阵地,奔赴文化沃土,共绽人文光芒。”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人文科学系“寻熹人文”暑期实践队队长郭璐玮表示。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人文科学系“寻熹人文”暑期实践队走进素有“邹鲁渊源”之称的五夫镇,顺利完成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徐凌充当讲解员,与游客讲解朱子文化
实践队员徐凌充当讲解员,与游客讲解朱子文化。陈庆峰 张懿 摄

  初至五夫镇,实践队员在五夫镇团委副书记陈颖的引导下参观学习,万亩荷塘觅白莲,熹街莲里感风情,紫阳楼内访朱子,兴贤古街寻遗风,为研学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队员们走进朱熹园,深入了解朱子文化,充当临时导游,为游客们讲解,从半亩方塘说到朱子故居紫阳楼,从“兴贤毓秀”说到“继往开来”,从门顶上的官帽说到大堂里的龙生九子图,从“韦斋”说到“晦堂”,得到了当地村民和游客们的认可。

  实践队队员与五夫派出所携手走进朱子学校,开展“警校联合——法制进校园”普法知识宣讲;抓住五夫镇赶圩的重点时节,为群众分发防诈骗手册,进行普法宣传。参与保护潭溪河道整治行动,认真清理淤在河道上的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真切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实践队员走进稻田体验插秧
实践队员走进稻田体验插秧。陈庆峰 张懿 摄

  实践队队员们参观五夫镇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了解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助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和种质资源方面的便利,把五夫的田园特色产业与杂交水稻技术相结合,把提高乡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标南方高端大米,培育出优质稻品种。走进农田,向这里的农民伯伯学习插秧,真切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月1日,迎来党的“101岁”生日,人文科学系主任杨锐带队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并带领实践队队员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路,了解乡镇振兴发展的历程,坚守初心,努力奋斗。

队员们重温入党誓词
队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陈庆峰 张懿 摄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让学生们增强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与认识,在服务社会中长才干,为文化强国的建设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实践活动指导老师林梦媛坦言。“寻熹人文”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与时代携手前行,让文化浸润心灵”为主题,作为中国新时代青年,诚毅学子将嘉庚精神内化于心,以实际行动,融入时代洪流,结合专业特长,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赋能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