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宁德新闻7月8日电(金语萱、黄小龙)晒青、搓揉、发酵、焙干……八道工序背后的匠心,最终被浓缩进一杯“坦洋工夫”红茶里。曾香飘海外百年的坦洋工夫茶,如今成为福建省宁德市“摆脱贫困”的重器,再度香飘中国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之路。
这是福建工程学院“闽山闽水物华新——传承红色文化,共促创新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的见闻。

7月5日,福建工程学院20多位师生在福安市坦洋村开展“寻足迹、守初心、践使命”主题实践活动,探访中国百年红茶“坦洋工夫”发祥地——坦洋村,实地参观了坦洋茶场、坦洋村炮楼、横楼、振兴之路主题馆,探寻国家领导人“四进坦洋”留下的爱民足迹和殷切嘱托。
坦洋工夫在1915年曾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是18世纪英国皇室专用茶。在坦洋茶场的博物馆内,制茶师傅正在向大家讲解坦洋工夫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坦洋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
目前,坦洋茶场已经成为技术服务推广、乡土人才培育、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不但定期举办各类茶文化与茶技术推广研修班,成为茶人提升平台,还拓展延伸产业链,开设农业观光体验,吸引家长带孩子们前来体验制茶过程。

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镇镇长陆绚说,以“茶乡观光休闲+特色民宿+茶文化研学”的发展模式,结合每年举办开茶节、斗茶赛,打响“坦洋工夫”茶品牌,已走出一条茶旅融合新路子。
在坦洋村的振兴之路主题馆,陆绚镇长讲述国家领导人“四进坦洋”的故事。“经过两代人、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作为闽红三大工夫茶之首的坦洋工夫在新时代再获新生”。

参与实践的福建工程学院青马班学员任思怡说,“今年是《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学校老师带领我们沿着红色足迹,在火红的宁德福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感受到了闽东人民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