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5日电 (郑树泉)走进“云端之城”福建宁德市周宁县,放眼望去尽是翠绿环绕,茶农在茶园间谈笑劳作,一幅美丽茶乡画卷跃然眼前。
周宁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该院结合“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创新开展“法治体检”“司法+普惠金融”活动,护航辖区企业增效、茶农增收,让茶香更悠远,让法韵更悠长。

巧解执行难题助力复工复产
“企业不必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得以继续正常发展,要感谢法院人性化的执行措施。”周宁一茶企负责人说,一定会信守承诺,按时还款。
据介绍,该茶企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结欠某建设公司工程款,经法院审理判令支付工程款及利息共80余万元。执行过程中发现,该茶企因疫情原因急需订单复工复产,一旦将其纳入被执行人名单,茶厂正常生产、工人工资发放、茶农茶叶收购等,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周宁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变简单“死封”为“活封”,让机械设备正常投入生产,在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强化执行督促力度,多次协调双方当事人进行执行和解。最终,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分期履行还款执行和解协议。
今年以来,周宁法院共执结各类涉企执行案件51件,结案标的480余万元。“因案施策,保障企业健康发展。”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大对涉企执行案件执行力度的同时,审慎使用查封、冻结、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善用信用修复工作,灵活运用债权转股权、分批分期履行等执行方法,努力促成执行和解。

普惠金融护航茶产业发展
如何加大对茶企的帮扶力度,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为此,周宁法院组织周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周宁县茶业管理部门及多家茶企召开“茶乡飘香 纾困助企”暨普惠金融司法协同工作座谈会,就企业经营和纾困助企措施进行交流探讨。
周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人员称,将通过主动上门送政策、送贷款、送服务的方式,为茶产业开通绿色通道,倾斜信贷资源,优先贷款发放;为茶企开启线下签约授信、线上申请用信的放款模式,保障茶企资金灵活运用,最大化节约金融成本。
据统计,自去年8月联合周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立普惠金融司法协同调处中心以来,周宁法院帮助化解金融纠纷案件55起,有效保障银行金融债权的实现。
法官送法进茶园
近日,周宁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立峰带领该法院巾帼志愿服务队,来到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开展“法治体检”活动,详细了解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在生产经营、市场状况、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面临的法律问题,并提供相关法律知识和普惠金融知识的宣讲和解疑。
在有机茶园示范基地,该法院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通过对茶农在茶叶生产、销售中可能遭遇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增强茶农的法治意识;聚焦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交易、用工等茶产业发展“全链条”上的法律“盲点”,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为茶农、茶企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保姆式”法律服务。
定制化普法宣传,是周宁法院保障茶乡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帮助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维护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周宁法院建立“法律宣传+案例释法+风险预防”三维问需护企机制,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更具个性、更有成效的法律服务。
周宁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在服务保障茶产业上加强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延伸司法触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多元调解工作,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在产业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为周宁写好“茶文章”贡献法治智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