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3日电 (蔡钾锂)近日,在福建省级教学开放活动中,泉州培元中学将《培元故事》《南音生南国》《泉州剪纸》三门校本课程进行融合改造,推出三师型特色校本课程《文化遗产在培元》,全国高中历史课程培训专家陈木兴对课程作精彩点评并表示肯定。

本次《文化遗产在培元》课程由林顺强、付超颖、康琳菲三位老师共同推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泉州乡土文化与现代素质教育结合,课堂上师生充分互动,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课堂体验,落实了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理念。课程内容循序渐进,从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历史、领悟艺术,再到让学生对文化遗产产生保护、传承、创新意识,最后培养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爱校、爱乡、爱国的情感价值观,课堂感悟环节立意不断提升,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文化遗产在培元》的课程图标,融入本课讲解的三项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礼逊图书楼、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剪纸,使课堂三部分内容浑然一体,构思巧妙,是本节课的灵魂所系。”陈木兴称。

据了解,《培元故事》《南音生南国》《泉州剪纸》三门课程都是泉州培元中学日常开设的特色校本课程。其中,由培元中学和泉州南音传承中心联合开发的校本课程教材《南音生南国》曾入选福建省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
而三师型课堂是对“同堂·跨科·共导”模式的一次尝试与探索,亦是培元中学深度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一大举措。其构建了“历史+音乐+美术+劳技”的有机融合,贴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要求,摸索跨学科交汇点,能够更好地打开学生思维瓶颈,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培元中学校长蔡向阳表示,培元中学历来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努力推进校本课程与学校“一体二翼·三层五育”课程体系深度对接和体系化建设,力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层次化发展需求,先后研发85门校本课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取得了社会各界众多的肯定与赞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