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三明:“六大惠民礼包”助力“大爱三明”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8日电(雷朝良)福建省三明市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源地,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是从三明开始。5月18日,三明召开“大爱三明”专题新闻发布会,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更多关心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列平介绍,去年9月27日,三明市发出了奋力建设“一区六城”动员令,明确提出“增创精神文明建设新优势,推动共享发展再上新台阶”,“精神文明改革,要在持续打响‘满意在三明’品牌的基础上,打造‘大爱三明’新时代精神文明新品牌。”

福建三明,林文斌摄
福建三明,林文斌摄

  去年12月29日,三明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在全市广泛开展“大爱三明”主题活动打造新时代三明精神文明新品牌的实施方案》,研究部署活动项目和载体,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推动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落细落实,一系列主题活动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大爱三明”综合效应逐步显现。

  其中,在工作载体上,三明大力推广长者食堂做法,争取省级补助资金660万,新增44个长者食堂(助餐点)、19个五星级农村幸福院。实施派送“大爱三明 善行民政”六大惠民礼包。深化“雏燕关爱”行动,全市1.23万名孤儿、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全部纳入有效排查监护范围,1-4月为1165名儿童发放生活保障金553.5万元、“福彩圆梦”孤儿助学金19.99万元。

  关于“六大惠民礼包”,三明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邓秀广介绍,每个礼包均赋予了一个派送主题,在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中,汇聚“大爱三明”合力。详情如下:

  “温情帮困”礼包。面向低保人员、特困人员、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其他符合政策要求的低收入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生活补助、教育补助、医疗补助、急难救助、心理辅导、志愿服务。

  “重孝为老”礼包。针对高龄老年人、农村留守老年人以及其他生活困难老年人,加大设施建设投入,提供长者助餐、精神慰藉、生活助理、医疗服务、提升居住环境、高龄失能老人照料护理等服务。

  “培蕾护苗”礼包。面向全市散居和集中供养孤儿、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未成年人,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助学金,推行“三聚三化”政府购买服务。

  “暖心助残”礼包。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完善残疾人辅具服务,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关怀。

  “慈善传爱”礼包。完善慈善供需对接平台,引导各级慈善组织通过扶老、救孤、助残、济困等形式,满足不同困难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新风易俗”礼包。进一步补齐殡葬设施缺口,减免困难群众殡葬负担,提供婚恋咨询辅导、家庭矛盾调解、婚姻危机干预等婚姻家庭服务,让民政社会服务更便民、更富大爱内涵。

  邓秀广表示,今年计划发放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约4亿元,筹集慈善帮扶资金约480多万元开展精准帮扶慈善活动,投入6000万元在全市建成长者食堂、农村区域性养老中心、市阿尔茨海默康复中心、城乡公益性殡葬设施等各类民政服务机构60家,投入资金3080万元实施儿童关爱、社工站建设政府购买服务项目57个,免除革命五老人员、城乡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基本殡葬费用,深化内地居民结婚登记“跨区域办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同时,将实时跟进公布礼包发放进度,接受社会监督,做到有时间节点、有落实反馈,及时牵头研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让群众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利益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