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6日电 (陈志伟)自3月13日泉州本土疫情发生以来,泉州一中思政研究中心以“抗击疫情”为主题,推出生物和政治学科的课程思政线上双师融合示范课,在全校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共鸣,进一步深化了学校课程思政研究工作。
据了解,该示范课由泉州一中生物组教师陈志方和政治组教师王锦荔进行融合授课,陈志方从生物学的角度为同学们讲授新冠肺炎科学防疫知识,王锦荔从疫情防控过程的暖心故事入手,为同学们带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共同抗疫》的主题课程。
《新冠肺炎科学防疫知识》课程从新冠肺炎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介绍开始,分析了奥密克戎毒株的来源、病毒的特点、病毒的传播途径等。随后引入科学的个人防护知识,引导同学们学会科学防护。
此外,陈志方还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一些具体问题,如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多轮核酸检测,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还会被感染,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有何区别、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例有什么区别等等一一作了分析和解答。
天山雪松根连根,泉昌人民心连心。王锦荔的课程则从千里之外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一封来信开始,介绍了泉州对口援疆城市—昌吉市和泉州23年来的坚实友谊及本次疫情昌吉市第一时间在医护队伍、生活物资、防控物资等方面为泉州送来的温暖。
随后,课程又从中华一家亲,中华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角度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我们是不同的民族,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及“‘疫’线石榴开花,籽籽同心”的抗疫故事。
据此,王锦荔引导同学们在抗疫路上,要当好中华民族的每一颗“石榴籽”,增强政治认同;要按照王志方老师介绍的科学防疫方法积极防疫,主动参加核酸检测;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树立法治意识。
课程的最后,示范课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抗疫过程中的诸多“一中故事”,有为抗疫前线唱响“抗疫歌曲”的妈妈们,有主动为抗疫捐赠零花钱的同学们,也有人为抗疫工作编排“手势舞”加油助力……鲜活的现实案例将本节线上双师融合示范课推向了高潮。
泉州一中党委书记潘奕峰表示,自2021年5月思政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泉州一中始终坚持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努力提升育人水平。希望本节线上双师融合示范课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们科学防疫的知识,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