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9日电 (记者 吴晟炜)9日,福州市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推出包括进一步推广“1、3、5”分钟快速排堵、规范停车执法、信号灯优化提升、戴盔免罚等在内的便民利企10项举措,切实让民众在交通出行中感受便利、享受实惠、体会温情。

2021年11月18日起,福州交警依托市公安局“e体+”智慧赋能体系,推出了二环路高峰时段(7时至9时、17时至19时)交通排堵“1、3、5”分钟快速响应处置机制,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认可。在此基础上,福州交警总结经验,将此机制提升拓展至三环路重要节点、二环内中心城区和主要景区,不断提升城区道路通行效率。接下来,福州交警将成立三环路铁骑队,构建三环重要节点“1、3、5”分钟排堵保畅机制,力争实现整体车流时速由目前的40公里提升至45-50公里。构建二环内道路“1、3、5”分钟排堵保畅机制。实行“高峰站点+平峰巡线”执勤模式,辐射范围覆盖支路街巷,实现快速高效处置交通警情。构建景区道路“1、3、5”分钟排堵保畅机制。根据三坊七巷、西湖、上下杭、烟台山、花海公园、梁厝、沙滩公园、鼓山、森林公园等景区交通流量特点,在周末及法定节假日流量高峰时段,部署铁骑进行定点值守和机动巡线,实现快速交通疏导和管控分流。
此外,从3月20日开始,福州交警将进一步温情服务规范停车,打造严管禁停、提醒纠正、网格包干的静态交通管理模式。除在严格管理路段违法停车;压占人行横道、网状线违法停车;违法停车造成车辆缓行或者拥堵;违法停车造成交通事故;同一机动车当日已被提醒纠正后,再次实施违法停车行为这5种情形外,交警部门发现机动车在道路违法停车且驾驶人不在现场的,通过短信等方式提醒后10分钟内驶离的,不予处罚;驾驶人在现场的,劝导后立即驶离的,不予处罚。

交警部门将明确机动车违法停车严管路段。将二环路(含)以内双向4车道(含)以上交通主次干道列为机动车违法停车严管路段;对二环外道路和支路、街巷因管理需要列为严管路段的,统一设置机动车违法停车严管标志牌,让市民对严管路段情况一目了然。
同时也将试行网格化机动车停车管理。以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为试点,以勤务中队为单位,将各自辖区划分为2至3个网格区域,对乱停车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采取“线下执法+线上抓拍”模式,严查乱停车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停车管理。
发布会上,福州警方表示,即日起,交警部门将用信号均衡路网流量,实施二环路主辅调控和路口人车分离通行。将启用匝道信号灯。为了缓解二环路拥堵,福州交警在二环路9处匝道设置信号灯,均衡路网流量,保障二环路主动脉有序通行。目前,高峰时段(7时至9时30分,17时至19时)亮灯,其它时段常绿通行。同时增设右控信号灯,在二环路以内设有右转专用车道的无渠化岛路口,全部增设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右转箭头灯),高峰时段(7时至9时,17时至19时)亮灯,其它时段调控灭灯。此外,设置行人专用相位。在行人和非机动车流量大的91个信号灯路口,优化设置行人专用相位,即路口所有斑马线同时绿灯通行、各方向机动车都红灯等待,让行人和非机动车快速过街,提高路口行人和非机动车疏散效率。
为了提升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交通出行安全意识。3月20日开始推行电动自行车骑行佩戴头盔,试行至2022年12月底,以自然月为单位,路面交警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时,对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骑行人员,当月首次出现不按道行驶、逆行、违规载人等3类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经纠正后,只警告、不罚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