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少壮派”中医骆云丰:师承名医 精益求精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1日电 (吴晟炜 伍世军)提到骆云丰,不少经他手治疗后的患者都称赞有加。虽然只有四十出头,但是骆云丰凭借着一身“硬功夫”赢得了大批粉丝,不少病人甚至“打飞的”来求医。

图为骆云丰在诊治患者。
图为骆云丰在诊治患者。

  骆云丰是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还担任着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消化病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分会便秘专家委员会秘书,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经典分会副主委等,也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的嫡传弟子、国医大师杨春波工作室负责人。

  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约67.9万例,死亡病例约49.8万例,占全球的50%,福建省的胃癌发生率排在全国前五位,福州及周边地区胃癌发病率,又在全省前列。

  骆云丰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胃癌 Correa演变模式有六步:正常胃黏膜到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到胃黏膜肠化生到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到胃癌。“这六步中,第一步、第二步从正常胃到浅表性胃炎再到萎缩性胃炎,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骆云丰说,“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阻断胃癌的产生的第一步,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阻止90%以上的胃癌。”

图为骆云丰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图为骆云丰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骆云丰说,最后一步“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又被称为胃癌前状态,这是阻止胃癌发生的最关键时刻,成则健康,败则胃癌。因此,在临床上他运用纯中医治疗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据统计,近2年,骆云丰治疗的39例胃黏膜低级别瘤变患者,已经有24例转阴,约占61.5%;未转阴的病例中多数因为疗程还不到,尚未复查。

  采访中,骆云丰不时提及古籍中的词汇,钻研古籍是从医以来,他一直坚持的事。作为福建中医药学会经典分会副主任委员,骆云丰对中医的经典的古籍有较深的研究,从古人中攫取智慧。骆云丰2003年考上福建中医学院研究生,自2004年跟随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学习以来,随诊抄方就从未停止。

  如今,刚过不惑之年的骆云丰已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的青年副主任委员,他没有止步于此,在骆云丰看来,与中医同行交流经验,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完善诊疗方案,阻止更多的胃癌,造福患者。“每周有固定时间学习,把他的一些心得经验传授给学生们,让中医事业薪火相传。”骆云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