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一医院为八旬终末期心衰老人微创换“心门”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3日电 (杨伏山 刘云芳)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日前成功为一例多合并症终末期心衰的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施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手术)。

  厦心13日称,这是该团队继近期完成全国首例外科瓣膜衰败微创双瓣膜置换后,又一次开创性突破,应用Sapien3 TAVI系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

  据介绍,84岁的吴奶奶反复胸闷气促多年,特别是近1年来持续心衰发作,近来更是明显体力减弱,家属多方辗转后求诊厦心。

  经厦心结构性心脏病团队缜密诊断和研判,吴奶奶心脏泵血最重要的“阀门”——主动脉瓣已重度关闭不全,导致乏力、心悸以及气短等症状,而且老人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腹主动脉瘤等多种基础疾病,身体情况极差。

  对于这样的终末期心衰高龄老人,其脆弱的身体根本无法耐受传统外科开胸手术。不开胸,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为老人更换瓣膜,成了挽救老人唯一的办法。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是目前国际上治疗主动脉瓣病变最先进的微创介入技术,厦心已成功为逾百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开展该手术,平均年龄在78岁以上,均预后良好。

  术中,厦心王焱教授团队为吴奶奶微创植入了一枚人工瓣膜,瓣膜释放期间,老人心电图多次提示心室颤动,经及时电除颤后恢复正常,瓣膜顺利植入,超声评估显示主动脉瓣已无明显反流。

  据介绍,心脏瓣膜病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越来越多,但由于瓣膜病早期、中期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很多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往往不足,从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自2014年组建结构性心脏病团队以来,厦心已成功救治了数百名高危高龄瓣膜病患者,其中在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的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多项手术均为全国首例。

  厦心称,今年6月,该院医疗团队还成功开展国内自主研发二尖瓣钳夹器械全球首例人体植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