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增进少年儿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深入感受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承办的“二十四节气·非遗小课堂”系列活动,通过二十四节气知识科普和非遗手作体验,帮助少年儿童了解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类别、渊源与含义,学习非遗知识,让非遗更普遍地走进社会大众的生活,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此次活动,也是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实践。
10月4日至7日,在欢庆建国72周年之际,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组织开展了“二十四节气·非遗小课堂”系列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吧!
小小染色匠
一把槌、一株随处摘来的植物,不加一滴化学药剂,便能制作出一件原形原色的敲拓染作品,制作步骤简单却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小朋友们纷纷制作出专属自己的植物敲拓染帆布包,把“大自然”带回家。

小小服装师
折纸也是一门艺术,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将方正的纸张折叠出不同形态的物体,形象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一张薄薄的纸,经过小手的折叠、剪裁、翻、拉之后就变成了漂亮的服饰……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啊!

小小篆刻师
亲手篆刻的小章才是独一无二的,是注入灵魂的,是区别于机器雕刻的。每一次刻画“印稿”,每一次字体描绘,每一刀的力度、角度都是独属于个人的美妙体验与感受,这就是篆刻的魅力。

小小印刷师
伴随着浓浓的墨香,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了一把“时空穿越”,近距离感受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神奇。在体验中孩子们大开眼界,看似容易的刷墨工序其实对力度的把握要求严格,墨太多会印糊了,墨太少字又看不清。在一番辛苦摸索后,小朋友们才慢慢发现原来印刷书籍是这么不容易的事情,也越发感慨书籍的来之不易。

本次国庆的每一场非遗小课堂都得到了家长们的踊跃支持,不仅丰富了少年儿童的假期生活,更是带领着家长和孩子们体验了一场场瑰丽的非遗文化之旅。
非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不仅记录着历史也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让更多的少年儿童了解、保护并传承非遗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