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7日电(蒋斐虎 吴媚秋)10月2日上午10时许,在一阵欢呼喝彩声中,历时6个多月紧锣密鼓不间断施工的晋江陆地港国际供应链营运中心正式封顶建成,拟于11月中旬投入运营。
疫情发生后,福建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启动服务业联动机制,发挥重点骨干企业,保障物流通道高效畅通。疫情防控后期,各地市服务业小组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适时摁下企业复工复产和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快进键”,加快推进好项目、大项目建设,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第一时间下沉、服务全省在建服务业项目工地一线,严格落实“一人一档”健康跟踪监测管理机制,实时掌握人员健康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控工作。持续跟踪在谈或谋划的重点项目,确保项目对接不间断;持续跟踪在建攻坚项目,确保项目建设不间断;持续跟踪服务进出口贸易重点企业,确保跨境通道不间断;持续跟踪协调重点物流企业,确保生产运营不间断。
项目对接不间断
疫情期间,省市级交通运输服务业小组持续跟踪省重点平台经济项目对接进度,协调天地会汇团队通过线上对接方式,开展多轮“云商洽”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推动天地汇集团全国总部落地泉州。天地汇集团是全国网络货运头部企业,全国总部迁移是我省平台经济“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工程。
推动“两业融合”运输服务项目落地,引导物泊网络货运平台,发挥铁矿石供应链整合优势,扎根服务省内生产制造企业,9月下旬,与漳州三宝钢铁达成物流供应链合作项目,投产后,物流费用年产值超3亿元。
福建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项目进度喜人,1-9月累计完成投资211.88亿元(其中9月投资21.20亿元,新生成项目5个),占年度计划的80.2%,超序时进度5.2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不间断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总投资额1.5亿元、用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晋江陆地港国际供应链营运中心于国庆期间正式建成,将依托陆地港多元化通关服务场景和数据平台,扩大仓储和供应链服务领域。
福建省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抢回来、补回来”工作部署,紧盯75个省级重点攻坚项目复工复产,指导各地市服务小分队下沉项目一线,协调解决建设项目生产物资运输、人员核酸等问题。目前73个项目施工进度正常,其中,3个竣工待验收、6个已竣工投产。莆田2个项目受疫情影响,莆田市火车货运站片区物流园(一期)、栢合冷链物流园等两个项目所在地仍属于管控区,待解封后即可抓紧恢复建设。
跨境通道不间断
福建疫情发生以来,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及地方政府指导和支持下,晋江陆地港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机制开通的跨境物流新通道作用,全力保障进出口贸易有序开展。9月,晋江陆地港闸口集装箱吞吐量12718TEU,其中出口放行柜量超9000标箱,环比上升2.67%。
同时,积极克服因疫情影响导致多数制造企业面临货物无法及时输送、运营效率低、进出口量下降等困难和问题,迅速调整应对措施、及时装运。9月,晋江陆地港仓储进仓超9000吨,环比增长152.01%,主要以棉纱、纱管纸、木浆、牛皮纸等原材料品类为主,有序保障原材料流通顺畅。
生产运营不间断
9月14日起,莆田佰合冷链物流园克服疫情期间人员紧张、物料紧张等困难,保障项目生产不断,有效保障全秀屿区核酸样本转运任务。成立秀屿区核酸检测标本转运调度室,无偿调用园区所有冷链车辆,20多名成员24小时待命,为全区医疗机构、镇村、学校等各个核酸检测点收集核酸检测标本,运送至仙游、北高等方舱检测。
作为全区核酸标本转运的大动脉,参与转运的冷藏车在出发前均使用84消毒液进行全方位预防性消毒,并检查好冷藏车车辆的温控系统、胎压等车况,出发前提前对冷藏车进行预冷,将车厢内温度预冷至2℃—8℃范围,确保转运过程的质量安全。截至目前,栢合冷链公司已派出转运车辆500多车次、转运4万多箱次、标本500多万人次。
本次疫情中,厦门唯捷城配600余人,全员无休,5座仓库全部满负荷正常运营,日均执行订单数7500个,日均派车数1300次,为厦门、漳州、泉州等多地的商超门店、餐饮门店做好物资保障。特别是保障厦门市夏商民兴超市等本地超市市民生活必需品的补货工作外,同厦门市夏商配送有限公司联动,将蔬菜,鸡蛋,粮油送达疫情最严重的同安区,在保供同时,将古龙团餐准时送达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手中。中秋节前夕,配合厦门市文旅局进行厦门全市密接人员的中秋慰问,将60000多件抗疫物资、15000份慰问品安全准时送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