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德9月28日电 (甘叶斌)漫步在福建宁德市屏南县棠口镇棠口村,青山绿水、碧波荡漾,清新自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过去村里环境差,特别是千乘桥下黑水横流。现在村中道路宽了、溪水清了、环境美了。”棠口村村民张大哥近日说,村庄一天比一天美丽,加上人文底蕴深厚,成为周边群众郊游的首选之地。

无独有偶,在棠口镇漈头村,每到周末,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此感受天蓝蓝、水潺潺、山青青的自然风貌。“现在村里的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生意自然好了。”一位小吃店老板如是说。
过去,漈头村穿村而过的溪水中,垃圾顺流而下,铺设在溪中的自来水管道锈迹斑斑,勾扯着大量垃圾左摇右晃……如今,溪水变得清澈见底,颜色各异的鲤鱼游弋其中,处处可见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溪边喂鱼。
屏南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问题就是民生问题。对民众来说,绿水青山既是宜居之园,又是发展之源。
近年来,屏南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出台《屏南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按照“县管、乡聘、村用”方式,落实河道专管员人手,实现责任体系全覆盖。设立党政“双河长”和县乡两级“双湖长”体系,将全县小微水体库(塘)全部纳入湖长制体系,推进治水项目建设,实现流域河道治理全域化、长效化。
此外,屏南还积极探索全民治水新模式,建立“河长+民间河长+河道警长+企业河长”的管理体系;对每条河流编制问题排查台账、形成“一河一档一策”;坚持“县级河长一月一巡、乡级河长一旬一巡、村级河长一周一巡”的频次开展巡河,建立河长巡河APP,融合人员履职、问题处置、工作调度等多项功能。
引活水,在于让群众参与进来,群策群力,真正落实河长制的源头治理。为此,屏南县持续推动河长制宣传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营造治水氛围,群众的治水理念由“要我护”转变为“我要护”,从旁观者变成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治水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屏南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每条河流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屏南县治水管水已形成常态化,河长制让屏南的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