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日全面开学。为给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秋季开学安全有序,泉州市各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精心谋划各项保障工作,积极构建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秩序。
整治校园环境 做好开学防疫准备
根据要求,开学前,全体师生员工需连续14天每日监测体温以及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将健康码、行程卡上报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开学入校健康检查;各学校校园内也做好相应的防疫准备、配齐防疫物资。




连日来,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组织学校后勤工作人员依次对教学楼、办公楼、操场等公共空间进行全方位清洁、消毒;并对花草树木进行“美容”,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过密枝条、低枝、斜枝、枯枝等进行排查修剪,在保证师生安全的基础上,美化校园环境,消除蚊蝇滋生地。
“我们还组织全体教师提前返校,学校教室、多功能室则由教师们进行大扫除。”该校校长苏伟毅介绍道,结合不同学生年龄特点,各班班科任教师还准备不少“小惊喜”,欢迎学生们进入新的学习阶段。
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则邀请专业机构入校进行消杀防疫和灭蚊灭鼠工作,从校门口开始,依次对教室、卫生间、走廊等场所进行全方位消毒,做到不留盲区。学校还通过微信家长群、钉钉等平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提前告知家长开学后相关注意事项。结合课程设置,开学后各学校将开设卫生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
加强防疫培训 开展应急防控演练
有学生出现发热、感冒症状,该如何处理?如果学校内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病例,要采取哪些措施,阻断疫情传播呢?虽然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但是防控意识不能松懈,为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泉州市各学校还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
晋江市安海镇西隅小学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演练模拟在晨(午)检、上课期间、就餐时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需送医观察这一情景。整个演练过程平稳有序、分工明确,按规范完成了报告、隔离、送医、校园消毒、密切接触者管控等一系列应急处置流程。
而在南安市明志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结合本校实际,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为开学保驾护航。
开学后,各学校将继续严格落实好各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织密学校疫情防控网络,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安全。(见习记者 施远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