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300年前“流行乐”惊艳福州小巷 乐音古朴悠长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6日电 (叶秋云)“雕栏独倚,凝眸望天涯,今日风光无限好……”盛夏七月,艳阳初照,一阵阵古朴悠长的乐音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温泉街道金汤社区传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聆听。

  街巷里,丝竹婉约,乐音回荡。7月16日,恰逢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开幕,海峡姐妹杂志社携一支能文能武的志愿者队伍来到金汤社区,举办“学党史办实事 迎世遗入金汤社区”志愿活动。

 图为:“学党史办实事 迎世遗入金汤社区”志愿活动现场。
图为:“学党史办实事 迎世遗入金汤社区”志愿活动现场。

  现场,一群平均年龄达66岁以上的“女子十番乐团”的婆婆公公们操琴着弄弦、口吐雅乐,为社区居民带来300年前福州的“流行乐”——十番乐,让往来居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乐的风采和魅力。

  十番音乐文化发源于福州茶亭,又称“十番伬”“什欢”“叶欢”,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朝乾隆年间。清乾隆初年,福州举人郑洛英有诗曰:“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

  据茶亭十番音乐省级非遗传承人黄浈魁介绍,十番乐以传唱民间传说和社会故事为主,在民间传统节日、婚丧寿喜、宗教仪式等活动时进行表演,轻松活泼、节奏感强,在民间极受欢迎。2006年,十番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海峡姐妹杂志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恰逢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开幕,杂志社这支以女性为主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共同精心挑选曲目,将十番音乐与百年党史相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让老百姓们在音乐中感受红色传承、体会信仰力量。

  活动现场,还设有义诊区、义剪区、艾灸体验区等,为社区居民带去“福利”,得到一致好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