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闽江学院举办“MTI建设与翻译技术创新高层论坛” 合力探索外语应用型人才高效培养之路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25日电(黎清群 史玄之)6月24日—6月25日,旗山脚下的闽江学院,迎来国内高校一批知名外语专家学者,他们携带最新研究成果前来参加由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和闽江学院主办,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的 “MTI建设与翻译技术创新高层论坛”,探索新时期外语应用型人才的高效培养之路。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华侨大学、集美大学、闽江学院、福建工程学院、莆田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商学院等省内外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开幕式。

6月24日,“MTI建设与翻译技术创新高层论坛”在闽江学院开幕。图为闽江学院校长王宗华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6月24日,“MTI建设与翻译技术创新高层论坛”在闽江学院开幕。图为闽江学院校长王宗华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闽江学院校长王宗华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曾兼任闽江学院前身——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六年,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今年三月二十五日上午,习总书记视察闽江学院时,充分肯定了闽江学院在坚持应用型办学、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闽江学院科研处处长林中燕教授等学校部门领导也出席此次高层论坛。

  论坛上,专家学者集中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高校外语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深入分析翻译教学实践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新路径,以及新时代翻译硕士专业(MTI)建设等问题,为培养外语应用型人才出谋划策。

图为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秘书长林明金教授在论坛上发言。
图为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秘书长林明金教授在论坛上发言。
图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王华树博士就翻译技术与课程建设问题回答与会学者提问。
图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王华树博士就翻译技术与课程建设问题回答与会学者提问。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秘书长林明金教授则表示: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服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力。此次论坛为我省高校翻译硕士专业申报与建设提供一个互学互鉴的平台,同时也为人工智能时代下我国高校翻译硕士人才培养提出发展新思路。

  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从翻译硕士专业申报、科技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国家级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等主题各抒己见,为新时期应用型翻译硕士人才高效培养出谋划策。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主任杨士焯教授认为:在翻译硕士专业建设中,须强调全流程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规章和流程,这对于翻译硕士专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王华树博士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术语提取、质量保障等技术在翻译实践和教学中的多元化场景应用,提出广大高校师生须提高自身的翻译技术素养,以翻译技术为导向,在翻译硕士专业建设中打造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司显柱教授则从高校基本情况、报送专业情况、未来翻译专业建设改革思路与举措等三个方面,介绍国家级、省部级一流翻译专业申报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与会的翻译专业骨干教师指点迷津。

  本次论坛还就高校外语教育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出实践探索。论坛邀请了多家翻译技术服务公司代表莅会,分别介绍了中译语通译库翻译教学平台、Transn传神人工智能翻译平台、SDL Trados辅助翻译工具、Déjà Vu-迪佳悟等翻译软件在语言服务、翻译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应用情况,为新时代翻译硕士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据了解,福建亿学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批改网科技有限公司不但协办此次论坛活动,还从用人单位角度对外语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不少具体建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