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州加快数字社会建设 福建电信注入“数字”动能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8日电 (叶秋云)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华榕集团智慧停车系统……在福建省福州市,城市治理、民生生活等各个方面“数字”无处不在。

图为福州水系联排联调指挥中心。刘贤霖 摄
图为福州水系联排联调指挥中心。刘贤霖 摄

  内河水系治理智能化

  在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大屏上,可以看到几处内河的实时监控和密密麻麻的数据。这块由32块70英寸的DLP拼接屏组成的全省最大专用于水系联排联调的指挥大屏上,各水系要素一览无余。

  针对福州城区内河水系治理和内涝防治,2017年,福州市政府成立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城区上千个库、湖、池、河、闸、站,是排水防涝的重要角色。作为这些水系要素的“总管”,联排联调中心持续完善专业化、制度化、精细化、数字化的排水防涝体系,用“天地一体化”的“哨兵”网络,让排水防涝更高效。

  据该中心信息科技处副处长刘晶介绍,城市的低注地、易涝点、排涝站、交通主干道都安装监控,通过光纤网络传输,该中心可实时监控、记录各涉水工程和水情。

  5月,接踵而来的暴雨天气令人应接不暇。福州市部分区域受各种因素影响,引发内涝。此时,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内,工作人员忙着泄洪、排涝、导流;相关工作人员则赶赴各处检查市政井盖、排水口是否拥堵……刘晶表示,通过多方协作,尽量在两个小时内排涝。

  依托于中国电信的光纤网络、物联网络以及5G网络“三网”,各项数据透过光纤网络传输。随着5G技术发展,通过5G网络远程控制无人机、无人船采集回传主城区和沿河两岸的水文数据,为蓄洪、泄洪、排涝、导流的水系全程联排联调提供数据依据,福州城区排水防涝应急处置效率提高50%,库湖河调蓄效益提高30%以上。

  此外,中国电信还为联排联调中心提供了可靠的云算力与云应用服务。目前,联排联调中心使用的城区水系科学调度指挥系统统一搭载在天翼云平台上,视频流存储、辅助指挥系统模型所需的算力都基于天翼云原子能力。

  通过机制创新、智慧管理,福州城区排水防涝应急处置效率提高了50%,库湖河调蓄效益提高了30%以上,福州市水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图为军门社区综合办事厅。刘贤霖 摄
图为军门社区综合办事厅。刘贤霖 摄

  信息化技术融入社区治理

  在福州鼓楼区军门社区综合办事厅,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络绎不绝。利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福州鼓楼军门社区加强与中国电信共建,在光纤到户的基础上,积极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技术,部署智慧音箱、智能门禁、智能消防栓等19项物联网应用,将信息化技术融入社区治理。

  2019年,双方在福州成功打造了福建省首个智慧社区,为居民创造安全、舒适、便捷、幸福的现代化生活空间。截至2021年5月,福建省累计建成智慧小区1716个,智慧乡村2547个。

图为: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使用5G机器人送药。刘贤霖 摄
图为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使用5G机器人送药。刘贤霖 摄

  “云改数转” 深化创新应用合作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介绍,该公司坚定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充分运用5G、云计算、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深化与工业、交通、医疗等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合作。

  在智慧交通方面,该公司携手福州市政资源公共停车场运营管理责任单位华榕集团共同搭建智慧停车系统,可调度福州市超3万个公共停车泊位的动态信息,为市民提供车位实时查询、路线导航、在线支付等多种服务。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服务过80多万车辆(福州汽车保有量大致在100万左右),日均停车调度次数超过8万次,大大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

  二十多年来,中国电信深度参与数字福建建设,主动承接数字福建重点骨干工程,全力构建基础网络设施大动脉,加快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

  9日至11日,记者先后采访了华榕集团智慧停车系统、泉州九牧5G智慧园区、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现场体验智慧交通、智慧工业、智慧医疗应用场景,通过实际案例了解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助力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