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30日讯(柯宁 张金坛)日前,记者从晋江市公安局“强基促稳定、打击保安全、护航世中运”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晋江市以扫黑除恶模式强力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范治理工作,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打防效能大幅提升。仅2021年第一季度,累计预警1.6万余人次,全市共有127个村(社区)实现电诈“零警情”。

4月22日下午17时许,晋江警方接到报警称,居住在晋江市英林镇一女子吴某疑似接到诈骗电话后,人找不到、电话也打不通。晋江市公安局伍堡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林华伟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立即带队赶赴吴女士的租房和周边银行查找,并一边拨打其手机,一边通知周边银行协助,最终成功避免了一起18万多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据了解,36岁的吴女士是江西九江人,在晋江市从事服装相关工作十多年。当天下午14时许,她先是接到一名女子的电话,称其身份证在武汉被一个叫“陈某”的人冒用办理了银行卡用来洗黑钱犯罪,随后电话还先后转接给了武汉的“李警官”以及北京的“刘法官",对方还给他发来了一张盖着公章的所谓“通缉令”,并且还告诉她说,因为案件涉及国家秘密,让她在接受调查期间不能接听其他人的手机电话,否则可能因为泄密要坐牢3到6年。

深信不疑的吴女士为了“配合调查”以自证清白,将自己的银行卡、存折、微信、支付宝等账号和身份证信息通过“李警官”发过来的聊天工具进行了登记。
吴女士的一张存折上有存款13.6万,加上其他账户的钱,总共有18万多元,“刘法官”让吴女士到银行将该存折与其银行卡办理关联业务,就在吴女士来到银行、她的18万多元存款即将被“李警官"和“刘法官”转走时,民警与吴女士的丈夫和房东不断拨打吴女士的另一部手机,并最终成功阻止吴女士的18万元存款被骗。
同样在2021年1月3日晚上,晋江市民、工厂老板丁先生在家里休息的时候,一个留言备注自已就是“张某某”的微信号加他为微信好友,见是自己熟悉的一位朋友,丁先生便毫不犹豫地通过了对方的好友申请。
添加成功后,“张某某”说这个是他的工作号,让丁先生备注一下,方便日后联系。到了第二天早上9点半,“张某某”发微信说他在开会,并发了一张开会的照片,让丁先生帮忙办一件事情。丁先生收到信息后,立即让财务按照对方的指示转账24.6万元。不料,又过了一会儿, “张某某”又让其帮忙转账45万元。
丁先生一边筹钱一边给张某某打电话,但是张某某正在开会没有接。就在丁先生筹齐了45万元钱准备再次转账的时候,真正的张某某打来了电话:“你被骗了!”张某某告诉丁先生,自己从来没有让人帮忙转过账,并让丁先生赶紧报警。
晋江市公安局陈埭派出所在接到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与反诈中心取得联系,迅速追踪到丁先生汇款的流向,冻结诈骗分子相关银行卡10张,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并陆续追回了丁先生被骗款195950元。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在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晋江市公安局向晋江市民丁先生发还警方追回的赃款195950元。
据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范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晋江市公安局全面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缩影。1至3月,晋江市刑事破案率76.4%;破获的案件中, 62.7%在24小时内侦破, 78.5%在72小时内侦破。其中,现行命案、八类案件、“两拖”案件保持100%侦破。该局始终把加强公共安全监管作为平安建设的抓手,强化交通安全整治和火灾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做到“监管有力、管理有序、整治有效”,全市未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道路交通事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