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东侨:深化“放管服” 轻微交通事故实现“快处快赔”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5日电 (陈映红)“真没想到,现在处理交通事故能这么方便,拍几张照片、手机填写信息,几分钟后就能离开现场。”宁德市民黄先生驾车在东侨开发区闽东东路行驶时,不慎与另一辆车相碰,发生轻微交通事故。

  眼看着即将碰上高峰期,两位车主通过“宁德交警快处快赔121”微信平台线上处理,10分钟内,东侨交警就出具了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双方同等责任;人保财险现场快速定损,当日中午12点,1470元的车辆定损金额就赔付到黄先生的账户上,至此整案结案。

  今年2月,“宁德交警快处快赔121”正式上线,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一次关注、两步操作、一键理赔”,实现交通事故“掌上快处,线上快赔,一次不跑,矛盾减少”,切实享受“放管服”带来的改革红利和交通便利。

  “早晚高峰期容易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有时一天达十六七起,常常会警力不足,也担心引起拥堵。”宁德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事故快速处理中队中队长应蓥说,现在当事人拍完照、按流程提交信息后就可离开,后续繁琐的申报手续由“警保联动”包办,方便又高效。

  截至日前,东侨区快处快赔中心已处理300多起案件,平均每起轻微交通事故3分钟可撤离事故现场,15分钟可完成事故认责,线上申请保险理赔,最快1小时内可理赔到账,有效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问题,进一步解决“小事故大拥堵”的交通顽疾。

  针对不会或者无法使用互联网的部分群众,民警为其提供线下快处快赔服务。在东侨区快处快赔中心,宁德市保险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办公,代表各保险公司进行快速定损理赔。

  “依靠交警推行的‘警保联动’‘警企合作’机制,保险协会作为各保险公司的总代理,进驻快处快赔中心办公。”宁德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文丹说,有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帮忙,切实缓解过去交通事故保险理赔难、手续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大大缩短理赔时间。

  眼见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处理流程的便捷与简单,一些违法分子萌生了“钻空子”的想法。

  4月6日凌晨1时左右,两辆小车在市区天茂城市广场路口相撞。其中驾驶员李某涉嫌酒后开车,于是与驾驶员商量走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程序。之后,两人将车辆开至小巷,李某叫来亲戚冒充车辆驾驶人。

  “当时,经现场定损,工作人员认为当事人提交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事发时是凌晨,容易伪造证据,发生保险欺诈等行为。”应蓥说,东侨快处快赔中心通过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比对等技术手段,发现该案涉嫌保险欺诈。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急群众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近年来,宁德交警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持续推广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模式,交出了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行业特点的“路上枫桥”之路正徐徐铺展开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