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双园’合作背景下,不少企业走出国门,跨国资金融通、票据流转、合规用工等方面的法律服务需求非常大。”
“目前,我国水产品布局数量缺口大,我们公司在印尼有不少可复制的海产品基地,如何突破国外相关政策瓶颈,避免踩到当地法律雷区影响产业链全球化战略发展,迫切需要检察机关为我们把把关。”

3月18日,福清市检察院“两国双园”元洪园区检察工作室,在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管委会正式揭牌成立,旨在为“两国双园”建设提供更精准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揭牌仪式后的服务和保障“两国双园”建设座谈会上,5位福清市企业家代表针对当前企业遇到的难题向福清市检察院提出了相关诉求。

什么是中国—印尼“两国双园”?
据悉,元洪园区检察工作室为全省范围内设立的首个“两国双园”检察工作室。以元洪投资区为中方载体打造中国—印尼“两国双园”,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3820” 思想精髓,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我省凝聚侨心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有着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
今年1月12日,《中国—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合作备忘录》正式签署,“两国双园”项目自此上升为中国——印尼两国战略合作机制,构建了以食品产业链、供应链为主体的合作平台,打造中国印尼之间投资贸易绿色通道。而检察工作室的成立,将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深度对接中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为“两国双园”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福清检方给出了“答案”
作为检察机关,如何担当职责使命,融入新发展格局,为“两国双园”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福清市检察院给出了“答案”:成立“两国双园”元洪园区检察工作室,打通服务园区、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成立后的检察工作室将加强与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管委会的沟通联系,建立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共同调研等常态化机制。建立检企互动协作机制,加强对园区企业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的监督,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并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服务,促进园区企业合法经营、有序竞争。构建综合服务体系,通过与园区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开办培训、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同时,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构建便捷服务机制。对园区企业控告申诉案件,由专人对接开展调查,及时回应诉求。着力推进公开听证办案机制,促进解决园区企业、人员等合理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我们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找准功能定位,依托检察工作室履职尽责,积极为园区建设、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检察产品。”福清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郑小波在座谈上会表示。
在省人大代表、福州市鸿生集团董事长何宝平看来,在这样特殊的发展时期,福清市检察院用实际行动为新福清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放管服’改革过程中,某些不作为、慢作为的“中梗阻”现象仍有存在。”何宝平说,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希望检察机关积极行使监督职能,勇于监督、敢于亮剑,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用好用活检察建议,提升行政机关执行力,不遗余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福清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林友华则表示,检察工作室能够为“两国双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特别在推动园区治理现代化,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同时也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