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以来,三明市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导致全市11个县(市、区)连续发生3次洪涝灾害。三明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坚持快速反应、及时响应、全面统计、凝聚合力,全力做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
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安置受灾群众
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影响,市应急管理局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截至目前,全市共转移安置5.1万人,开放避灾点1947个,确保群众第一时间脱离危险区域。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切实按 “五有”标准,加强集中安置点的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受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及时响应,第一时间启动救助预案
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IV级响应,派出救灾工作组,赶赴永安、宁化、清流等地指导开展救灾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6·12”洪涝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提高认识、各司其职做好灾后救助工作。
全面统计,第一时间掌握灾情信息
充分发挥2000多名基层灾害信息员“侦察兵”作用,实施灾中快报,灾后核报,全面掌握灾情,为救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5月22日以来3次洪涝灾害,共造成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受灾,倒塌房屋582间,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农业生产、城市基础设施等受损严重。
凝聚合力,第一时间帮扶受灾群众
紧急协调发改(粮储)部门,调拨棉被400床、折叠床300张、棉大衣100件等救灾物资支持永安、宁化开展灾后救助工作,将救灾物资第一时间送到受灾群众手中。积极向上争取救灾款物,及时通过应急救助、救灾捐赠、政策性农房保险、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形成受灾群众救助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