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1日电 (苏明炀 黄山鸿 黄志杰) 一声战令,万炮撕裂暮色苍凉,风云骤变、雷怒电鸣……。“八·二三”炮战,从“炮击金门”到“绞索政策”再到“攻心之战”;从“万炮齐轰”到“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再到“单打双不打”。从1958年8月23日到1979年1月1日,战火在大嶝、小嶝、角屿13.2平方公里的“蕞尔之岛”延绵整整20载。三岛军民以身躯筑牢战地,用鲜血染红战旗,捍卫着国家领土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缔造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三岛精神。



激情燃烧的岁月,砥砺奋进的征程。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5月11日上午,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厦门市驻防分队在指导员苏明炀的带领下,前往厦门翔安大嶝镇参观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以“走进英雄三岛,重温红色记忆”为主题,重温总书记足迹,进一步深化“感悟领袖思想伟力,争做八闽消防卫士”学习实践活动效果。



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先后参观了战地迷宫、前线播音史迹馆(世界之最军事大喇叭)、红色记忆典藏馆、航海科普馆、英雄三岛精神教学点、民兵事迹馆等景点,深入了解“八•二三”炮战始末,体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三岛精神。参观学习期间,全体党员、团员,还一同重温入党、入团誓词。



在《习近平在厦门》一书中提到,1987年7月,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来到岛上慰问守岛官兵,当了解到角屿岛是一座“三无岛”,部队官兵日常所需淡水、蔬菜全靠民船运输,且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就会“断水断菜”的情况后,便立即协调地方政府为守岛官兵解决生活保障难题。



在厦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三岛非英雄”。作为昔日的海防最前线,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与大金门隔海相望。在炮战地旧址,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学习了英雄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在英雄雕像前,在被称为“世界之最”的军事广播喇叭前,全体人员深刻了解了我党以文化心理战为主的对台策略,感受到了英雄三岛人民的无穷智慧。在战争坑道里,全体人员深深体会到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实地走访和了解,全体人员对炮战的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听党指挥,同守共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英雄三岛精神有了深入的理解。



牢记使命,珍惜和平,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在参观军事广播喇叭过程中,大家还共同了解了一个关于两岸老播音员相聚战地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国共两党原军事广播员多年后在大嶝岛战地观光游览区相聚,两位老播音员在大喇叭前握手相拥,一起合唱、品茗、拉家常,并题词表达祝福之情。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两岸关系才得以不断改善,两岸同胞才能实现团结一家亲。


一路参观见学,一路收获满满。在返程途中,全体人员就参观的所悟所想进行了交流分享、撰写心得体会感悟。全体消防救援人员纷纷表示:“我们应当紧跟时代大潮的发展趋势,学习英雄三岛精神,积极投身于消防应急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