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工程学院师生深入闽侯竹岐考察古建筑传统构建收储

  为强化专业教育实践现场感,近日,福建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组织21级设计学研究生深入闽侯县竹岐乡榕西村的传统构件收储现场进行考察学习。

  考察的对象为具有闽东地域文化特色的柱础与建筑木结构部件,在带队老师的专业讲解和示范下,同学们对现场的柱础和古建筑木质构件进行辨识、分类、拍照、记录、整理,展开激动的考察探寻之旅。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柱础在建筑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功能、类型、艺术风格等;了解不同的建筑木结构部件的作用、造型、类型、所含寓意以及其中的艺术价值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感叹古建筑木结构部件的精湛设计、造型的优美精致,表示浸润了艺术熏陶,审美能力和设计灵感受到了极大启发。

闽东建筑木结构部件。福建工程学院供图
闽东建筑木结构部件。福建工程学院供图
师生考察学习现场。福建工程学院供图
师生考察学习现场。福建工程学院供图
闽东建筑木结构部件。福建工程学院供图
闽东建筑木结构部件。福建工程学院供图

  此次师生考察的闽东建筑木结构部件蕴含了精湛的闽东木雕技艺,是研究闽东木雕文化的重要教材。闽东木雕作为中国传统木雕三大流派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装饰艺术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闽东木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由早年的雕花窗棂等装饰性木雕发展而来,其技法集镂空雕、立体雕、线雕等于一体,并部分吸收了闽北的木雕技艺风格,逐步形成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在房屋、廊桥、牌坊等传统建筑中,不用一钉一铁,只是支穿横榫,挑搭勾连,使木构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木材质软,可以刻出繁复的花纹和玲珑剔透的层次,常用于雕饰门楣、外檐、梁架、托架、椽头、垂花、雀替、门窗、隔扇、屏风、神龛等地方。福建民间工匠的木雕技术极为精湛,传统建筑的梁枋等构件上的木雕极其精细,槛窗、隔扇的形式、图案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通过现场学习考察,促进同学们在学习福州地区传统建筑构件知识的同时,发扬、传承匠心精神与匠心技艺,运用到之前所学的展板设计和此次考察,并将推动后期的规划整合设计与思考,实现融合,让古老的闽东文化与匠心精神得以延续,使之在如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考察结束后,师生将经过精心挑选的传统建筑木结构部件与柱础带回学校,进行下一步细致地研究,应用于教学和展览,促进古建筑传统构建进行活化再利用,焕发新的风采。(记者 张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