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平凡中履职尽责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8日电 肖仁信,男,47岁,中共党员,南靖车站派出所龙山警务区民警。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铁路警察,从1998年参加铁路公安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到所热爱的铁路公安事业中。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喊累,从不叫苦,一心扑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上。他就像一颗道钉,守护着一方铁路的平安。

  线路管控勇争先

  福建省南靖县位于山区之中,天气逐渐转凉,当前正是水果丰收村民采摘的时期,又恰逢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的关键之时。肖仁信结合实际,把早、晚时间设定为开展巡逻的重点时间,每天早上天刚亮,肖仁信就独自骑着电动车到线路巡视一遍,用他自己的话说:“年龄大了,早晨起的早,不去线路上巡视巡视,浑身不舒服!”。肖仁信深知沿线群众才是确保铁路治安秩序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发扬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博得群众的理解和好感,才能让他们自觉地做到知路、爱路和护路。辖区有一名孤寡老人吴某,饲养的四头羊就是他的全部“亲人”和家当,针对羊只会跑到栅栏边吃草的情况,肖仁信把他作为重点宣传对象,不仅每月都去吴某家中开展回访,帮助他检查羊棚、栅栏,还常把自己自购的米面粮油接济给吴某,久而久之,十里八乡的群众都知道这个认真负责的民警是真心为群众所想,都会积极主动地配合肖仁信的工作,辖区治安工作蒸蒸日上。

  热心为民展风采

  龙山警务区还兼顾龙山镇站的安全保卫工作。工作中,肖仁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在旅客群众面前,肖仁信总是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他最怕的就是让旅客感觉自己“有架子”。他的肩扛过农民工的麻袋,他的背背过残疾的老大爷,他的手拎过学生的行李,怀抱过娇小的婴儿,他的目光将一列列火车送走又迎来。他的警服总是洗不干净,他的皮鞋总是擦不亮,肩头的灰,裤脚的泥,双手的黑,可就是这样,经常灰头土脸的“小白”走进了旅客的心中。遇到有的旅客携带的行李多,肖仁信一定会上去搭把手,情况允许的时候,还会帮忙送上车;碰到特殊情况的旅客,比如残疾人,孕妇等,肖仁信主动上前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提供帮助;每年到了学校放寒暑假的时候,肖仁信总会热情的与回家的学生打招呼,叮嘱他们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与学生约定下个学期见;肖仁信还在执勤室自备了一次性水杯,为需要喝水、吃药的旅客提供便利……做小事很简单,但是能够坚持做小事却不容易,他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小事搭建了警民情深的桥梁。

  无私为公讲奉献

  “干警察就要有牺牲的觉悟”这是肖仁信常说的一句话,而他也在践行着这句话。作为一名铁路公安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家岗异地”。在肖仁信20多年的警龄里有20年他一直在异地工作,对妻子来说,他是“关键时刻总是用不上的丈夫”,对儿子来说,他是“缺席学生生涯里几乎所有家长会的爸爸”,对年迈父亲来说,他是“很孝顺但经常不能陪在身边的儿子”。安保工作开始以来,肖仁信以所为家,半个多月才回家一次,几乎每天都与派出所同事通宵达旦地奋战在一线岗位,工作之余,他偶尔利用休息时间,通过微信视频和妻子、儿子沟通一下感情,以表达相思之情。肖仁信的儿子今年刚考上远在吉林省的大学,因为疫情原因,孩子去上学的手续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很少回家,孩子的入学和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妻子一人身上,可是妻子从来没有和肖仁信诉过苦。每次到家,看着妻子疲惫的脸,肖仁信心里总是愧疚不忍。进入暑期后,考虑到繁重的安保工作可能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肖仁信索性将妻子和儿子送到了丈母娘家帮忙照顾,好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肖仁信经常说,这几年最亏欠的就是家里,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可正是妻子的默默支持,自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肖仁信的工作没有波澜壮阔,更没有万丈霞光,他就像是铁路道床上的一粒石砟,用全身力量支撑着与他朝夕相伴的轨道,他就像接触网杆上的一颗螺栓,用毕生时间凝望着那来来往往的列车安全的驶向远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