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聚焦数字经济新趋势:新职业为年轻人打开新就业空间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30日电 近日,新华社相继刊发两则视频报道,针对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数字新技术,独家揭秘AI捏脸师、动作捕捉师、3D虚拟场景搭建师等数字经济新职业,点赞互联网企业模式创新,为中国年轻人打开了新就业空间。

  这一报道不只在国内吸引了140万网民观看,在海外更被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主动报道,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案例,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和数字经济发展新面貌。而此次对外展示这项技术的正是国内互联网巨头网易公司。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新一批新职业信息,其中不乏“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等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催生的数字新职业。新华社刊发的视频报道《全球连线|数字新职业为中国年轻人打开就业新空间》和《社交、艺术、办公——探秘元宇宙的应用场景》,就以网易为案例,展示了网易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数字技术的研发及落地场景,及网易新职业从业者的工作状态。

  例如,AI捏脸师,可以通过训练AI模型,让用户上传一张照片后只需3秒就能拥有接近本人的虚拟形象。动捕师,则利用定位和生物学算法技术,邀请知名的戏曲演员、舞蹈演员穿上动捕服表演,可以实时把传统文化在虚拟世界中展现出来,让传统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和喜欢。虚拟场景搭建师,在沉浸式活动系统“瑶台”中搭建大礼堂、会议室,拍卖会、艺术馆场景等,真实还原线下的活动体验。

  新华社报道发布后在国内外引发大量关注,上百万网民观看、参与到数字经济新职业的讨论中。该报道更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海外官方Twitter账号及Youtube账号转载,以网易打造的数字就业新范本为例,称5G、元宇宙、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催生了许多数字经济新产业,更为中国年轻人打开新的就业空间。

  网易副总裁胡志鹏在接受新华社的采访中介绍,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新岗位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元宇宙需要的是通才,既要懂技术、又要懂艺术、还要懂产业。”近3年网易研发投入达32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连续3年超过14%,在自研引擎、人工智能、AR、VR、云游戏、区块链等前沿领域有大量投入。这些投入不仅有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更为中国年轻人打开了前所未有广阔的就业新空间,催生了许多数字经济新职业。

  在胡志鹏看来,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不该只是高学历、高收入群体的专利,而要惠及更多普通人。在打开年轻人的就业新空间外,数字经济还要让农民、产能工人等更多人也参与其中。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正在探索将元宇宙技术与乡村振兴、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重点问题解决结合,比如,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创造高质量就业,助力共同富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