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29日电 (张奕显 蔡纯纯)日前,泉州市委党校第3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古城司法保护苏廷玉故居示范点、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开元寺示范点、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理论学”与“实地走”相结合,了解泉州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状态,切实提高后申遗时代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在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青班学员王佳慧作为讲解员,为学员们介绍了丰富独特的海交文物,以及10-14世纪泉州作为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繁荣景象,切实增强文化自信。
苏廷玉故居为泉州市目前面积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官邸。鲤城法院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负责人郭昕婕为大家讲述涉苏廷玉故居三案圆满调处历程,并介绍鲤城区人民法院“古城司法保护+”的特色工作机制,通过对比苏廷玉故居在纠纷化解前后的状况,展现司法积极护航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的作为。

开元寺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宗教场所,在宋元时代各种文化、信仰在这里汇聚,它是海丝精神的代表。通过实地走访开元寺,学员们体会多元开放、海纳百川的海丝精神。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示范点,通过了解开元寺相邻关系纠纷化解历程、文化遗产“全领域、全流程、全方位”司法保护机制,学员们纷纷表示也将借鉴于此,积极作为、履职担当,自觉增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
在鲤城法院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学员们参观了全国法院首家以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为主题的展馆,并现场了解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集中管辖全市涉及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案件情况,创新推出了定期联合巡查、聘任海丝专家、建立司法保护档案等特色司法工作机制。
通过实践教学,泉州市委党校第3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充分感受世遗城市泉州深厚的底蕴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了解学习鲤城法院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领域的鲜活案例和特色经验,对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有了直观的感受。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将树立全域遗产保护的理念,立足本职工作,探索保护路径,强化保护力度,为泉州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