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3+6”党建模式引领福建交通运输系统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蹄疾步稳”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5日电(林航 吴淑婷)近日,记者获悉,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在省交通保障中心专门设立绩效管理处,承担全厅预算绩效管理技术性、专业性、辅助性工作,以构建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推进全省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据了解,此举在全省除财政部门外,实为首创。

  据介绍,自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来,在福建省交通保障中心党支部领导下,新成立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团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本职、守正创新,凝聚迎难而上之勇、担当作为之能、科学应对之智,探索出“3+6”党建品牌,即通过三个“服务”实现六个“目标”:着眼服务大局,建立一个体系;着眼服务基层,畅通“两联”机制;着眼服务长远,实现“三提三效”。在“3+6”模式的引领下,中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日新月异、葳蕤而生,省交通运输厅预算绩效管理综合考评连年被省财政部门评为“优秀”,2021年名列省直单位第2名。

  以“重任千钧惟担当”的作为着眼大局,建章立制

  万事开头难,如何构建起一个行之有效,且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为此,中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团队结合党支部工作安排,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以“强化交通运输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为主题,一方面同省交通运输厅业务处室、厅直业务主管单位开展多场座谈进行“再学习”,另一方面深入福州、泉州、宁德等设区市以及县级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实地查看资料、问询业务经办等方式进行“再调研”,了解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查找预算绩效管理短板,收集、汇总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急难愁盼的问题,形成一份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于2021年3月底提交省厅研究后部署“再落实”。

  在2021年9月,省交通运输厅相继出台《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案》和《福建省交通运输厅预算绩效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规定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省级财政资金等类别交通运输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职责和流程,并从原先仅有的事后绩效评价,整体构建起了事前评估和目标编制、事中监控和纠偏、事后评价和整改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成功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体系的标准“立”起来、机制“建”起来、导向“树”起来,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明确自身定位,强化业财融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服务基层,畅通“两联”

  中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团队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根在基层,党旗在一线飘扬”主题活动,畅通“两联”。一是上下联通。工作团队组织业务骨干,下沉到交通运输基层和一线,深入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分别同龙岩上杭、南平政和两地交通运输局签订共建协议,在实地学习、继承、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和廖俊波精神的同时,切实为县级交通运输部门做保障、办实事,2021年至今,累计组织17场次座谈研讨,派出专家骨干135人次,到现场为基层业务人员答疑解惑,手把手教导预算绩效管理实务,分享具体经验,基层交通运输部门工作人员纷纷点赞:“这是为民办实事的真举措”。二是内外联动。工作团队紧扣省厅和中心工作,聚焦预算绩效管理关键任务,以解决各预算单位绩效指标设置困难、绩效自评无佐证材料等急难愁盼问题为主攻方向,联合省、市财政部门,一起解读业务,研究对策,在政策宣贯和培训上下功夫,发挥纽带作用。据悉,仅在2021年,工作团队在厅财务处的指导下,成功举办了2场全省交通预算绩效管理培训班,邀请省财政厅、福州大学等单位的绩效管理专家,为交通运输系统财务审计和业务人员讲授预算绩效管理实务、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等课程。同时,开展服务送上门,以“预算绩效管理政策解读与实务操作”为题在泉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政策宣贯1场,参培对象达286人次,有效提升了全省交通运输系统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实务工作水平。

  以“同舟戮力扬帆起”的胸怀放眼未来,行稳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经省交通运输厅批准,中心在系统内开拓性地同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基地,依托高校资源,共建教研基地,不仅工作团队得到扩大,还能共聚众智、共谋新篇、共享成果,进一步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共同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逐步实现“三提三效”,即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效能,提增财政资源使用效益,为全省高质量建设交通强国先行区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研究基地成立以后,工作团队采取圆桌会议方式研究、推进各项工作,团队成员畅所欲言,研究氛围浓烈。有关负责人表示,研究基地成立至今,已完成了“公路建设与养护”、“航道维护、渡船更新和渡口改造”、“交通建设偿债资金”的部门绩效评价报告和“公路建设类”、“公路养护类”、“信息化工程”等16项分类别指标体系建设,并顺利通过专家评议,获得与会专家好评,为我省交通运输厅加强预算管理、实施预算执行纠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也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标准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党支部和福州大学经管学院党委还一致把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基地作为培育新时代交通运输人才的创新载体。工作团队还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学习、团建和文化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下沉“防疫”一线勇当志愿者等。

  下一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团队将继续完善和发展“3+6”党建品牌,创先争优,拓展对交通运输系统固定资产、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车购税奖补资金等多个领域绩效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加快形成实质、量化的成果体系,在交通运输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当好先行中贡献团队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