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科技赋能 福建泉港构建反走私社会治理“123”新模式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日电(叶艺琳)扫除藏匿在村落的涉私车辆245辆,取缔非法储油窝点16个,缴获走私油品336.85吨、涉私油船17艘、快艇3艘……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以打击防范成品油走私为突破口,聚焦“人船岸海”四大要素,在“科技赋能严防控、建章立制打现行、综合治理除乱根”上下足功夫,扎实推进沿海管防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悉,自2020年6月份以来,泉港已连续22个月实现成品油走私零发案。2022年3月29日,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宁宁还在全省打私领导小组视频会议上,推介泉港经验做法。

  “科技引领”,构建多元、立体、智慧的治理平台

  目前,泉港区通过采集近三年来福建省海关缉私、海警、公安的涉私案件、走私人员、车辆、船舶所有数据,建立了一个打私“大数据库”,以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自动统计、分析研判,实现智能管控、精准打私。

  此外,泉港还搭建一个可视化大屏,在超高分辨率大屏上,各业务系统实时数据将以以可视化图表、拼盘、动态热力图等形式呈现,工作人员可以对事件实时数据、各项数据指标、态势分析、分类统计等全要素信息进行有效融合与梳理,以便迅速开展远程化指挥作战。

  为了更好的实施智能化警务实战,泉港区还搭建了三大系统。一体化指挥系统实现智能化调度、协同作战系统实现智能化联动、反走私实战移动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化打击。技防围合、无人值守、“海陆空”智能巡查,泉港区以全新的反走私移动化工作模式,精准实时打击涉私违法犯罪活动。

  “两大支撑”,构建规范、精细、科学的治理体系

  目前,泉港区是实行“队站点”式的机构设置,全区7个派出所内设立打私工作队,主要负责辖区成品油走私行政案件接收办理;5个沿海镇(街道)设立打私工作站及船管站,负责港口船舶的动态数据采集、核验和进出渔港水域的油船、液货船、“三无”船舶等动态管理;25个沿海村居成立村级反走私工作点,开展涉私关注人员日常访查考核、入户宣传教育等网格化管理,全面筑牢反走私网格防线。

  此外,泉港区还在全市率先制定《打击成品油走私专项行动考评细则》,出台《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考评实施办法》,并将其纳入区综治(平安建设)绩效考评;为进一步加快涉私成品油案件的办结消化中。编制的《办理成品油走私案件制度汇编》和出台的《关于办理无合法手续成品油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为加快无合法手续成品油案件的办理消化提供了指引。

  “三位一体”,构建严打、严管、帮扶的治理格局

  以打开路,泉港区针对走私成品油车辆昼伏夜出特点,开展了联合设卡、“拉网清村”、海上查缉、陆岸巡查及“清港清湾”等“五大行动”,集中统一打击成品油走私违法犯罪。目前,已扫除藏匿在村落的涉私车辆245辆,取缔非法储油窝点16个,缴获走私油品336.85吨、涉私油船17艘、快艇3艘。

  以管促防,泉港出台了《涉私关注人员管理规范》工作细则,对282名涉私关注人员分级列入网格化管理;实行二维码船牌编制管理,对辖区398艘可能被利用走私的快艇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利用警用无人机对海岸线、重点码头及沿海村庄进行高空巡查、隔空喊话。每天下半夜期间,泉港的警灯长亮、警笛常响。

  以扶为本,泉港区邀请了省内外著名企业家、讲师对重点关注人群开展就业教育、培训,引导涉私人员就地开发“海上移动餐馆”、海岛民宿、海上养殖等产业,将油箱改成鱼箱,帮助200余名涉私人员解决就业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