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南安市司法局以党建“新活力”锤炼司法行政“硬功夫”

  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23日电 为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南安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抓党建、带队伍、促履职”为工作主线,推动党建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让党建成为引领司法行政的“红色引擎”。近年来,南安市司法局先后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全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树立党建“风向标”,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力。通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从而锻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行政队伍,这是南安市司法局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的生动写照。通过“专题读书班+专题辅导”、“学习强国+网络学院”等线上线下方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中国石材城党群服务中心、重温入党誓词,局党组成员、各司法所所长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课,拍摄“亲爱的党,我想对您说”微视频,推出“南安市司法局献礼建党百年”七一特辑等系列活动,坚定了全市司法行政干警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还深入开展政法英模宣传,依托“法治南安”微信公众号开辟“身边的榜样”专栏,选树报道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南安市五星级调解员等司法行政系统典范;积极向各级各类媒体平台推送南安司法英模事迹,传递司法行政“好声音”,激励全市司法行政干警传递英模接力棒,续写英模事迹赞歌。

  夯实工作“责任链”,聚力提升党建助推力。以党建推动“务实型队伍”建设,将党建与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实干,实现司法行政工作有效推进,这是南安市司法局的重点工作做法。通过以党员干部为切入点,培养法治带头人。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调解员等党员干部优先的“法治带头人”,发挥先锋表率、模范带头作用。在注重挖掘本地文化,围绕突出党建与法治的互融互通上,培育出了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全市四处可见富有本地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注重构建以党委政府主导、单位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调解主体,创新建立了全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南安联合调解模式。全市形成市、镇、村、组四级调解力量,在强化重大节点、重点群体、重要领域的纠纷排查工作上,全力织密矛盾纠纷摸排防控防线,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一年来,全市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143件,成功调解5617件,调解成功率达91.43%。

  提升服务“源动力”,致力提升党建感召力。坚持以“务实笃行”贯穿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过程,立足群众法治需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升司法行政的公信力,这是南安市司法局的一以贯之为民办实事、纾民忧、解民困的工作做法。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强化市、镇、村三级网络无缝衔接的三级实体平台建设,实现426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多维度拓宽服务领域,实现法律保障全方位;以“法治南安”微公号为平台,开通“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设置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司法公证等功能模块,引导全市党员律师全部入驻,平台开通以来,共提供各类免费法律咨询1142件。与此同时,还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变身”入企“三员”。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挂钩的企业,立足司法行政职能,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完善法律风险防控。把脉诊断,“体检”清除“障碍”。驻所(分管)领导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司法行政工作,深入基层司法所、各律师事务所,着力发现并纠正行政审批类、涉企收费类、政务服务类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清除障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