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闽江千年“黄金水道”再通航:一艘艘满载货物船舶依次通过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20日电 (杨毅 姜志宏)近日,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舶依次通过闽江水口坝下工程一线船闸人字门,并经过宽阔的下游引航道进入闽江航道。

  10月28日,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一线船闸,历经6年建设后首次试通航。该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高等级航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中国国内首个特大型水电站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

  自古闽江就是福建的一条“黄金水道”,进入新世纪以来,因水位逐年严重下切,导致通航条件逐年恶化,闽江有效通航时间和通航量骤然减少。

  此次工程建成投用后,闽江水口航运枢纽将实现从最低年通航44天到365天全天候通航的跃升,年通航能力预计达到1400万吨,每年可为闽江流域过往船只节约运输成本近14亿元人民币。

  为保证水口坝下工程这项重点工程如期投运,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口集团公司”)提前谋划,通过优化机构设置、推动人才培养、强化创新引领等举措,为项目成功通航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优化机构设置,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水口集团公司在原有坝下工程项目部的基础上整合现有通航运行和维护人员组建航运分公司,实现工程建设到投运机构的无缝对接,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走出去,请进来”,推动人才培养。水口坝下工程一线船闸通航后,通航量与服务时长较过去大大增长,给通航管理模式与运行方式带来新的挑战。

  该公司积极“走出去”,组织专业人员到广西西江、长江三峡等国内先进航运管理单位,深入考察、调研。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和培训,培养人才,实现航运调度管理模式更加优化,加快推动闽江航运智慧调度控制系统建设。

  在紧抓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水口集团公司积极建立与政府部门联系协调机制和航运管理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体系。闽江水口航运枢纽工程投运后,形成了完整的内河运输体系,实现内畅外联,通江达海。同时,通过“闽江航运智慧调度控制平台”,实现闽江通航业务调控一体化管理,以智慧通航赋能服务福建新发展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