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6日电 (林榕生)15日,宁德市人社局印发《响应“宁德服务”、打造“一流人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在全面打响“宁德服务”中奉献人社力量。
宁德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将以在全市“当标杆、站排头”、在全省“创品牌、树形象”为目标,全面提升人社工作绩效,不断推动人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宁德构建“一核两廊五轴”的发展格局和推进“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战略部署,打响“宁德服务”、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提供人社服务。
推行人社服务快办,打造称心人社服务
在宁德全市实施人社服务10个“一件事”打包办、20个高频事项提速办、30个异地事项跨省办,协同推进特殊情况上门办、服务下沉就近办,积极探索“免申即办”,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行“一卡办”。统一经办服务标准,推行同城通办,事项“无差别受理”。
创新窗口服务形式,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建立人社“政策找人”服务事项清单明确流程图,不定期进行人社部门各个业务系统及其他数据比对,通过比对初步筛选出符合申领人社补贴或待遇的对象,通过短信等方式告知及时申请,推动政策应享尽享、尽早兑现。
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打造舒心人社服务
将社保卡服务网点向重点企业延伸,为企业员工提供近距离、便捷的社保卡服务;建设电子社保卡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完善社保卡线上线下服务能力,推动社保卡(含电子社保卡)在就医购药、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职业培训、人事人才、智慧城市等政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
建立完善涵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征集、考生报名、资格审核、笔试、资格复核、面试、体检、考核、聘用等流程环节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在便捷考生报考、查询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公开招聘工作透明度,提升用人单位与人社部门对接效率,实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程序化、信息化。
围绕重点企业发展,打造暖心人社服务
推行“链条式”服务省际招工用工,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重点市县成立“劳务协作服务站”,创设“一企一地一站”全链条用工服务模式,将重点企业、劳务输出地和劳务协作服务站“组合成链”,建立重点企业“用工服务链”,形成“定点招工、定向输送”的劳务协作机制。
推行“管家式”服务本地招工用工,开展“一企一策”用工服务,设立企业用工服务热线,畅通求职渠道;组织企业在火车站、汽车站、重点乡镇设立招聘点,把招聘会开到百姓家门口,降低招工求职成本。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一企一方案”指导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大力推动重点企业设立企业培训中心、申报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对取得技能等级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
聚力人才引培工作,打造贴心人社服务
做好“天湖人才”、柔性引才、企业高层次人才自主评价认定等人才项目审核认定,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提升“互联网+公共服务”档案服务水平,努力构建“一点存档”、“多点服务”工作新模式;支持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
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和专业性、行业性市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积极培育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吸引有实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宁开展业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安心人社服务
深入推进“无欠薪项目部”提升工作,规范劳动监察就业维权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在建工程项目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推动企业工资支付主体责任落地落实;开通劳动保障监察专递,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文书送达,更好保障当事人权利;探索建立电子取证工作室,通过网络视频开展调查询问在内的远程取证,更好服务农民工维权。
优化企业用工管理,推进企业民主协商和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劳动关系和谐环境;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前哨”作用,提前介入申请仲裁的案件,通过“温和缓解、温馨调解、温情化解”的方式,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实现仲裁机构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宁德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开展响应“宁德服务”、打造“一流人社”工作,是人社部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将全力做好政策落实,解决企业在引才用工、技能培训、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