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德化法院三举措助力为民办实事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30日电(陈丽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法院多措并举,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一是创优“一站式”诉讼服务。一方面成立专业送达团队,完善配套工作机制,集中开展民商事案件电子送达、邮寄送达、自取送达,实现了送达流水线作业,每件平均用时2.3天,今年以来共执行送达520件次,送达成功率达88.2%。另一方面依托网上立案、网上保全、网上鉴定等平台系统,全面推行线上自助立案、跨域立案、委托鉴定、远程接访、远程庭审等工作机制不断深化信息化技术运用。

  二是推进“一体化”纠纷化解。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线上通过县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在线平台,并结合推广应用“微网格”、“E调解”、瓷都调解平台等管理平台。线下横向对接14个行业调解分中心,纵向联动18个乡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和216个村(社区)多元化解室,同时设立诉调、公调、检调、律调、访调分中心,形成“五调对接”机制,打造“远程视频指导、远程视频指挥、法律咨询解答”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调解工作模式。今年来,通过矛盾纠纷多远化解中心达成调解并经县法院确认的案件共计108件。

  三是推行“一盘棋”高效执行。优化“网格化+执行”机制,在执行局设网格室,城区龙浔、浔中两镇驻“网格化执行办公室”,拘留所驻“执行调解处”,聘任网格员协助执行,形成“人在线上寻、房在网上找、案在格中执、事在区中办”的工作模式。创新“律师+执行”制度,与司法局协同合作设立律师执行服务岗,聘请5名律师,促进执行案件多元化解。在法律规范适用、财产线索查找、执行风险评估、合法救济权益等方面为执行当事人提供服务。强化网络执行专用查控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实现网络查控全覆盖,有效破解“人难找”“钱难查”难题。加强与房产、国土、工商、交通、证券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全方位掌握被执行人财产信息,以便快速、高效处置被执行人财产。今年以来,通过网络执行专用查控信息化平台共获取财产信息1735条,执结案件2181件,执行到位金额1.2亿元,其中执结涉民生案件300件,执行到位金额330.3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