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常常一到寒暑假,我就会来漳州小住,厂里的一些老员工都说是看着我长大的。”上世纪60年代,精益珍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于台湾;到了1995年,江佩珊的爷爷和父亲四兄弟看好大陆的发展前景,来到祖籍地漳州投资建厂,成立了精益珍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此后,她便常常往来于漳州和台湾之间。
从“小厂房”到“大厂区”
在江佩珊最初的印象中,“精益珍”食品公司在漳州只有一栋铁皮厂房,后续的发展却是超乎她的想象。
“公司的名字‘精益珍’,意思就是‘做精益求精的珍品’。”江佩珊介绍,公司在大陆发展初期,将大型商场超市作为主要销售阵地,坚持以优质原材料、产品打造高品质品牌。
“两岸的饮食文化相通,我们的产品在这里完全没有水土不服。”当时,台湾的甜品在大陆市场上颇受欢迎,精益珍食品公司的沙琪玛、糖果、饼干等产品上市后,逐渐进入漳州各大商场,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公司随之不断发展起来。
现今,精益珍食品公司在漳州已占地百余亩,生产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地。
“来漳发展的决定是正确的”
2014年,完成在澳大利亚的硕士学业后,26岁的江佩珊来到漳州市天宝镇,进入家族企业精益珍工作。“毕业后叔叔邀请我来公司工作,我对漳州也很有感情,就想过来发展看看。如今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进入公司后,江佩珊开始学习了解公司的运营模式、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及食品贸易的相关知识。结合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所学,还有学生时期的相关实习经验,她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逐渐成长为公司的外贸部经理。
除从事公司的外贸工作外,江佩珊还积极参与新品研发工作。“我们试着开发一些新口味的沙琪玛产品,比如香葱味、蛋黄酥味等等。未来还打算尝试做一些新包装、新品类。”江佩珊表示,希望可以和公司的伙伴们一起把公司的产品再创新,做得更多元化,更接近漳州本地味道。
“大陆还有一个很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一直有新的事物可以去探索。”江佩珊表示,近年来,大陆的电商、自媒体等行业发展迅速,给食品经营带来许多挑战与机遇,企业顺应时势调整经营模式,而她也从中得到更多的学习和成长。
安心扎根,舒心发展
江佩珊到漳州六年多,由于漳州的语言、饮食等方面与台湾较为相近,让她很快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听老一辈人讲,早期到隔壁县城交通较不便利,现在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工具五花八门,出行可方便了!”江佩珊感慨道,近年来漳州的城市面貌变化很大,公共设施、道路交通、旅游景点等都在不断刷新变化,出门常常只需带上一把手机就可以解决各类需求,生活格外便利。
近期,漳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要突出先行先试,深化经济领域融合,保障台胞台企权益。”漳州各级政府也在不断探索,积极落实党代会精神,精益珍食品公司也因此获益匪浅。
“比如去年疫情期间,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公司经营减轻了不少负担。”江佩珊说道,“对于我个人来说,漳州对台胞的各项政策、措施一直在完善,让我们感到很踏实。以前,我刚来的时候,铁路12306、淘宝等网络平台无法实名注册,而现在,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已经十分便捷了,我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微信、淘宝等工具了。”
“我叔叔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还热衷于参与各项服务台商的事业及公益活动,并带动我一起参与。”江佩珊介绍,她的叔叔江和兴作为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批8名台胞陪审员之一,参与调解了很多涉台财务、劳动纠纷。而她也陆续参加了一些陪审员的培训活动,希望未来可以取得相关资质,加入陪审员的行列。
“目前我会继续在公司锻炼成长,未来如果有一些新的想法或机会,也可能考虑发展其他事业。不过不论未来如何转变,我还是希望继续在大陆扎根。”问及未来规划,江佩珊说道。
☉闽南日报记者 郑斯楠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