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中国应急管理报|更精准指挥 更快速行动 更高效落实——福建省应对“6·18”暴雨洪涝灾害纪实

  “我在这住了20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洪水。6月18日那天下午,我和老伴儿因腿脚不便,没能及时撤离,幸亏乡干部带了几名救援人员冒着大雨及时赶到,将我们老两口转移到安全地带。”73岁的叶焕北指着家中带有洪水侵蚀痕迹的墙面,心有余悸地说。

  6月28日,记者来到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受灾最严重的河东乡河东村,虽然距“6·18”暴雨洪涝灾害已过去10天,但洪水肆虐后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6月18日,河东乡24小时降雨量达225.6毫米,河道超保证水位1.78米,为1961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大值。

 

 

  洪水侵袭,千年古城告急。6月18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松溪县遭遇洪水袭击。面对洪涝灾害,从县、镇、村三级干部到村民,心中都有一份非常清楚的预案,即每个时间段该做什么,如何点对点精准调度指挥,如何快速高效转移安置。

  科学预判,冷静应对,有条不紊地处置,均得益于近年来福建省建立的“三级风险”应对机制和不断完善的“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防汛机制。

  预案到村,精准转移安置群众

  “6月18日15时,石陂镇降雨量已达253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浦城县石陂镇党委书记李建孙告诉记者,持续性强降雨造成该镇多处塌方、农田受灾。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石陂镇广大党员干部迅速下沉各村,对各风险地段再次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封闭水毁道路及存在安全隐患路段,快速清除路面积水和落石。截至6月18日22时,全镇共转移居住在低洼、易涝区域的群众136人。

  6月5日至6月21日,福建省遭遇入汛以来历时最长降雨。持续降雨导致江河水位涨势明显,地质灾害险情频发,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预案到村在防汛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路口已经开始积水,村里低洼地区的积水只会更加严重。”6月13日凌晨,听了一夜雨声的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楼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仁周忧心忡忡。天刚蒙蒙亮,他就披好雨衣,蹬上雨鞋,冒着暴雨出门了。

  拿着手电筒,在短短1个小时内,林仁周走遍了村里每个可能出现险情的隘口。通过观测河流,他有了初步判断。随后,他迅速与镇党委书记吴如荣取得联系,启动楼墩村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安排居住在低洼地带的群众转移撤离。

  “咣、咣、咣……”“发大水了,请大家马上转移!”还在睡梦中的村民,被一阵阵急促的锣声惊醒。暴雨倾盆,林仁周带着村干部敲锣喊话,挨家挨户通知,果断组织村民转移。7时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8时许,村里低洼地带的房屋、农田大部分被洪水淹没。

  在防御准备中,福建省始终严格落实“预案制定演练在前、灾情研判警示在前、人员物资预置在前”,做到“预”得早。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先后启动防暴雨Ⅳ级、Ⅲ级应急响应,响应时长超过400个小时,同时坚持每日滚动会商、点对点调度。基层包保干部全部下沉驻守一线,迅速投入防御暴雨洪涝灾害工作,全省累计下沉干部42.09万人次,转移危险区域群众20.05万人次。

  定向预警,实现精准调度指挥

  “根据最新气象分析,较容易发生道路边坡溜方、滑坡的乡镇有岩前、象洞、中赤、下坝、武东……”6月6日4时10分,接到龙岩市武平县暴雨专家组发出的预警预报信息后,该县岩前镇和安村党支部书记刘龙虎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认真摸排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老旧房屋、低洼地带等安全隐患点。当巡视到205国道沿线时,他发现宁洋村与和安村交界处出现较大面积溜方。刘龙虎立即向镇党委政府汇报,随后和挂村工作组沟通协调,以最快速度进行处置,包括设立警示牌禁止车辆通行,迅速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与此同时,岩前镇干部走村入户,到危旧房屋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隐患巡查,做好安排群众转移的各项准备。

  科学防灾减灾救灾,从预报、预警到调度、处置,从启动应急响应到落实具体措施,摆在首位的是要做到“精准”。在长期的防汛实践中,福建省立足精准指挥调度、精准转移安置、精准动员,建立起“三级风险”应对机制,明确了不同风险等级下应采取的措施,指导全省有效做好汛期下派干部、转移群众、力量预置等工作。该省不断建立完善从上到下的防御体系,坚决落实“干部下去、群众出来”的要求,分别在未来12小时、6小时、2小时向县、乡发出警报,为基层高效做好群众转移工作提供更充裕的时间。接到警报的县、乡则根据风险等级做好相应工作,即Ⅲ级风险对应干部下乡进村、做好转移准备,Ⅱ级风险对应预置救援力量、提前转移老弱妇幼及行动不便人员,Ⅰ级风险对应紧急撤离危险区域群众。

  精准精细调度防御,是福建省防汛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一个缩影。在此次防御强降雨过程中,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紧盯雨情预警,先后会商32次,发出乡镇精细化清单31期,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1600次,第一时间通知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及防汛抗旱指挥长,督促基层干部巡查并转移群众;紧盯水情调度水库,滚动分析研判水情,精细调度重点水库,及时发布洪水预警,先后4次向沙溪流域上游安砂水库发出指令,提前预泄腾库、拦洪削峰,有效降低三明市区洪峰水位0.63米;紧盯汛情转移救援,针对6月18日松溪县的极端降雨,滚动测报洪峰流量、水位,提前发布洪水预警,督促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高效组织救援,成功避免人员伤亡;紧盯地灾群测群防,组织各地强化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累计组织32.04万人次开展群测群防巡查,出动地质灾害技术支撑人员6329人次,共排查地灾隐患点3.79万个次、高陡边坡11.83万个次;紧盯重要领域管控,全面强化社会面安全管理,围绕高考交通出行、考点考场安全,提前落实预案措施,视情况安排23个县(市、区)197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临时关闭关停在建工地368个,安全转移施工人员2207人,关闭涉山涉水景区景点141个,停运客运线路922条,关闭内河渡口73个。

  争分夺秒,快速安全抢险救灾

  6月18日15时35分,松溪县防空警报响彻云霄,短时强降雨造成城区内涝,与城区一河之隔的河东乡大批民众被困。在武警南平支队松溪中队驻地,10名武警官兵熟练地穿戴好装备,奔向受灾地。与此同时,在延平、建瓯、政和等汛情较严重的县(市、区),各武警中队均在5分钟内出发。当日18时,南平市启动防暴雨洪水Ⅰ级应急响应,各应急抢险队伍迅速展开救援。

  在长期的防汛实践中,福建省形成了一套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快速响应、措施有力的“纵向、横向、环节”协同联动机制,确保更精准指挥、更快速行动、更高效落实。

  快速安全抢险救灾是福建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压实防汛抗洪责任的根本要求。在此次应对暴雨洪涝灾害过程中,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开放避灾场所,协调救援队伍,落实救灾物资。消防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和交通、电力、住建、通信等部门单位提前集结预置力量,时刻做好救灾准备。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预置力量1680人,投入抢险救援4649人次,投入设备10816台(套),疏散被困人员1272人。其他专业抢险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共投入抢险救援人员12.19万人次,投入设备2.71万台(套),协同做好抢险救灾工作。交通运输部门投入抢险人员1.17万人次,抢通阻断高速公路15个路段14处、普通国省干道24条154处、农村公路1126条2918处。电力企业投入抢险人员5.13万人次,投入设备8667台次,恢复供电线路255条,涉及53.43万户。通信企业投入抢险人员1.53万人次,恢复因灾退服基站2908个,发送预警短信1.06亿条。

  面对险情,福建省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管理、气象、水利等部门单位监测预警及时到位,做好上下游联动预警与汛情通报,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纵向联动,确保各项指令信息更快传递,为转移重点区域人员、调配应急物资、保障水库安全争取宝贵时间。

  为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福建省减灾委启动Ⅲ级救灾应急响应,及时下拨自然灾害救灾资金,调拨帐篷、折叠床等救灾物资,支持受灾地区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并发动各方力量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河东乡党委组织委员黄鑫表示,“6·18”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该乡积极履行政府职责,对符合灾后重建的对象,按照规划予以重建,并辅以政府补助、规费减免、配套设施等扶持政策,在此期间,进行临时过渡安置,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