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宣传演练两手抓 福建上好中小学“应急教育第一课”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3日电(叶艺琳)“手投式灭火器、动力吹风机,这里有好多课堂上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三年级的林琪晟告诉记者。随后,他还在CPR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项目环节进行了体验。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增强中小学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减灾救灾能力,福建省各地市中小学都开展了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和应急疏散演练。

图为福州市“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进校园宣传活动现场
图为福州市“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进校园宣传活动现场

  11日上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进校园宣传活动在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举行。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市减灾委、福州市应急管理局、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等单位还在现场联合发起并成立福州应急教育共建联盟。

  福州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联盟旨在汇聚应急安全事业的各方优势资源,以中小学作为应急教育的主阵地和先行区,通过一系列课程研发、活动定制、专项宣推等专属渠道,不断拓展应急教育的生动性和实践性,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打造应急安全教育的‘福州样本’。”

  除了运用“一站式+沉浸式+互动式”的宣传方式,寓教于乐地上好中小学生的‘安全第一课’,福建各地市还牢牢把握住必不可少的应急避险疏散演练,通过模拟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及减灾救灾能力。

图为龙岩市松涛小学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活动现场
图为龙岩市松涛小学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活动现场

  “第一个警报铃声响起之后,同学们要拿起书本遮挡头部,并蹲到座位底下。第二个铃声响起时,同学们要在10—20秒内,跟着老师从前门跑出,并按照出操顺序到后操场,听清楚了么?”10日上午,福建省龙岩市应急管理局联合龙岩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龙岩曙光救援队等有关单位开展了全国防灾减灾日暨中、小学校园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活动。在警报铃声中,龙岩市松涛小学各年级的学生快速有序地疏散到操场安全地带。随后,龙岩市曙光救援队以对话问答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应急救援装备,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救灾宣传进校园和应急避险疏散演练,能有效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师生在“互动式+情景式”的沉浸体验中进一步巩固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护自救能力。为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营造了防灾减灾宣传的良好氛围,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