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大学第二届“静木芳林”创业大赛收官

  近日,厦门大学第二届“静木芳林”创业大赛决赛在厦门大学举行。参加决赛的10个创业项目涉及电商、医药、材料等多个行业,每支队伍通过20分钟路演、10分钟答辩,阐释在商业、团队、创新、市场表现等各方面的成果。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严谨的评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卓芯科技”、管理学院MBA的“MBA1905大团结”、航空航天学院的“聚和精工”分别获得冠亚季军。“凝露科技”“冲金大脑”“图固纳新团队”获得优秀奖。“聚星协益”“红瘦—全球健康减肥靶向药物源创者”“牧鹅姑娘”“万海科技”获得优胜奖。

选手在现场路演(厦门大学供图)
选手在现场路演(厦门大学供图)

  本届大赛自开赛以来,共有127支队伍报名参赛,分别来自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人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创意与创新学院和嘉庚学院等21个院校。

  本届大赛由博维管理咨询(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海林、广州怀士堂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刘襄民、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许敬秋、福建奥通迈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孝彬、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助理教授周婕妤五位专家、学者担任评委。评委们主要就创业团队的股权设计、团队建设、市场营销、财务状况等方面向选手们提出建议。

  冯海林肯定了这一届的参赛项目相比上一届更加具有创新性,涉及范围更广,并建议参赛队伍要注意体现出项目产品和专利与创业队伍的紧密联系,仔细考量融资计划的金额以及第二轮融资的时间。

  刘襄民提出,很多队伍的股权设计并不清晰,希望各参赛队伍要加强对于市场规模以及利润的测算。许敬秋表示,股权设计将影响公司的决策权以及管理团队和专利团队之间的关系,希望各参赛队伍可以注重股权设计,并加强公司架构设计、市场调研方面的能力,也希望学校可以增加对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学生的创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商业素养。

  吴孝彬指出,参赛项目普遍在知识产权和公司股权方面存在风险问题,希望各参赛队伍继续提高完善以下四个方面:从技术走向市场、从项目化走向产业化、从生产走向发展、从团队走向治理结构。

  周婕妤对选手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加赞许,并针对许多队伍存在的市场营销问题提出指导,以及细化目标市场,以顾客为导向,建立有针对性的、清晰的产品应用场景等建议。(记者 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