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主题,在全省部署全省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宣传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和法规政策。今年,全省海洋防灾减日宣传活动主会场在泉州晋江举行,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日系列活动也同步在福建全省范围内开展。
活动当天,省海洋与渔业局、省渔业互助保险协会招募全省渔业海上救助志愿者队伍,成立了“福渔救助志愿者联盟”。福渔救助志愿者联盟,是全国首个省级海上救助的志愿者队伍。此次“福渔救助志愿者联盟”的成立,旨在为增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动员引导广大渔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海上应急抢险救助,更好地保障海上安全,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据统计,2018-2020年,福建省相关部门共组织开展海上搜救行动1288次,救助遇险人员4808人,遇险船舶484艘,80%以上依靠海上自救互救方式才能第一时间得到最有效的应急处置。目前,全省已经有200多艘渔船、20多个社会组织光荣地成为联盟首批成员。
据省海洋渔业局防灾减灾处处长陈少毅介绍,该联盟由具备海上搜救能力的社会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船舶组成,将参与海上应急救助、安全宣传等方面工作,提升渔民自救互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一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将从技能培训、装备保障和救助奖励等方面持续完善支持措施,提升联盟成员的防灾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充分调动广大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志愿者船舶和组织在今后渔业搜救中表现突出的将予以表彰,打造我省海上志愿救助金招牌。
活动现场悬挂摆放了各种宣传横幅、拱门,循环播放《福建省渔业安全宣传教育视频》,工作人员还为现场的市民发放宣传资料,在当地民众间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参加活动的群众纷纷表示,活动的举办让大家了解了各类海洋与渔业灾害的严重危害,普及了各类海洋与渔业灾害防御知识和技能,切实大家海洋与渔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据了解,福建省是受海洋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台风风暴潮、寒潮巨浪等灾害频发,威胁着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省海洋渔船的北斗定位网络,率先开展海洋渔船“插卡式AIS”设备研发及应用,海洋观测预报精细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不断提升海洋防灾减灾和海上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此前,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还在泉州举办2021年应急管理暨福建省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培训(第一期),沿海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及系统平台操作人员参加了渔业应急处置基本业务和福建省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加强福建省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和渔船安全应急救助终端在防灾减灾和海上救助中的作用,提升全省各级海洋渔业系统海上安全应急处置水平。 (记者 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