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当好领军者 港澳闽籍乡亲“深珠座谈会”建言献策“十五五”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8日电(记者 李雪峰)“港澳地区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要主动融入全面发展大局,发挥优势,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文化交流、青年发展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福建省政协常委、省澳区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施人玮16日在珠海表示。

  两日来,在由福建省政协办公厅和省委统战部主办的港澳地区闽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海联会常务理事座谈会(简称“深珠座谈会”)上,港澳闽籍代表人士围绕“福建‘十五五’规划”“加强同乡社团建设”主题交流发言,贡献智慧力量。

  “深珠座谈会”的制度设计源于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亲自推动。当时将会议地点选在深圳与珠海,是因为“让这么多港澳闽籍乡亲同时来福建不太现实,他们不方便来,那我们就过去开。”

  自1997年首次举办以来,会议机制持续运行至今,已成为团结凝聚闽籍港澳乡亲的重要平台和闽港澳交流合作的响亮品牌,累计逾6800人次参会,涵盖代表性强、影响力广的港澳闽籍社团和知名人士,形成了定期、定点、定人参加的良性机制。

  11月15日,港区闽籍代表人士在深圳参加“深珠座谈会”。 李雪峰 摄
11月15日,港区闽籍代表人士在深圳参加“深珠座谈会”。 李雪峰 摄

  一、闽港澳同频共振,激活发展新动能

  座谈会上,如何深化闽港澳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讨论重点。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吴良好28年来从未缺席“深珠座谈会”。对于“十五五”规划建议,他感触颇深:“‘五个心’跃然纸上——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的决心、接续奋斗的恒心、以人民为中心初心、凝聚奋进的同心。”他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兼具战略性、前瞻性与指导性,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民族复兴伟业。这不仅是全国人民的奋进指引,更是福建争当改革开放引领地、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根本遵循。

  闽港澳具体合作路径同样是与会代表的热议焦点。全国政协委员、大湾区进出口商业总会会长林龙安凭借其在香港进出口界20多年的经验指出,日益完善的交通路网正为福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创造新机遇。他希望通过商会平台,进一步推动大湾区数字贸易与福建平台对接,将福建特色商品销往全球,推动两地企业在品牌共建、海外仓共享等领域深度合作,探索“福建——大湾区——全球出口”跨境电商专线的可行性,以“铁海联运+保税仓储”模式,降低物流成本。

  福建省政协委员、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陈晓雷将目光投向了生物医药领域。他表示,生物医药是福建重点产业,澳门在创新药物研发上有独特优势。他建议推动福建药企、研发机构与澳门科技产业园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中医药现代化、海洋药物等领域,利用澳门国际自由港的便利,吸引全球顶尖团队,开展从研发到转化的全链条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物策源地”。

  对于闽港合作前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施清流表示,福建正以“十五五”规划建议为契机,聚焦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重点领域,而香港凭借国际金融中心等优势,以及“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定位,与福建形成天然互补。未来将推动香港的资金、技术和国际网络,与福建的产业基础、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青年英才薪火传,厚植未来新力量

  实现长远发展,青年是希望所在。“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就此,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许志群提出,应鼓励和支持港澳闽籍乡亲,特别是年轻一代,更深入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通过组织返乡考察、参与公益项目、进行经贸合作等方式,增进他们对祖国和家乡的了解和感情,引导他们将个人事业、社团发展与民族复兴、家乡建设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社团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让港澳台青年在福建‘留得住、发展好’,离不开全方位的服务保障。”福建省政协常委、省港区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蔡建四提出,应以服务为盾,在暖心保障中优化发展生态,增强青年“归属感”。他说,要继续整合就业招聘、政策咨询、安居保障、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让港澳台青年办事“少跑腿、好办事”,同时要积极推广“有福青年”系列政策,切实降低港澳台青年在闽发展的生活与创业成本。

  今年6月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闽商大会,邀请并吸引了不少青年企业家代表参加。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澳门福建同乡总会会长陈明金看来,这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未来应继续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给他们创造更多机会,让青年人展现担当、贡献力量。

  “父辈经常讲述上世纪八十年代闽籍乡亲在澳门抱团取暖的艰辛岁月,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正是凭着互帮互助的精神,我们的前辈才能在异乡扎根立足。”澳门晋江青年联会会长许结玲说,这些故事不应被遗忘,它承载着闽籍乡亲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希望在澳闽籍乡亲多向年轻一代讲述那些往事,把这份精神传递下去。

  11月16日,与会澳门闽籍代表人士参观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李雪峰 摄
11月16日,与会澳门闽籍代表人士参观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李雪峰 摄

  三、两岸融合筑同心,共绘统一新画卷

  作为对台工作的前沿,福建如何在国家大局中发挥独特作用、加强对台交流,成为座谈会的又一重要议题。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执行主席施维雄指出,示范区建设的核心是融合,而融合的关键在于福建自身立得住、走得稳。他建议以“竞合思维”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一方面以“数字福建”引领产业升级,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成为对台产业辐射的“主心骨”;另一方面立足福建各地特色产业,与台湾相关城市“比学赶超”,通过产业链互补、创新资源共享,在电子信息、海洋经济等领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同生态,让人流、物流、资金流因产业集聚而加速流动,让融合示范区真正“融”出实效、“合”出温度。

  人心的契合是更深层次的追求。福建省政协委员、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陈礼祺建议,在闽台学子互访研学的良好基础上,将澳门纳入,打造“闽澳台‘根脉传承’青少年精品研学路线”,让台湾学子在福建开启“寻根之旅”、感受血脉亲情后,再到澳门亲身体验感受“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见证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信与多元,从而消除隔阂与误解,让青年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宗真列举“一国两制”在澳门取得的成功实践指出,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行得通、走得稳、得人心的,是真正的好办法,是实事求是的。在对台交流中,应当理直气壮地向台湾同胞介绍祖国大陆的制度优势,以及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

  展望未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表示,香港长久以来担当与台湾交流交往的特殊重要角色,与福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一脉相承。加强福建和香港的对台工作合作,可以更好推动未来两岸融合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与广大闽籍社团的合作联系,构建更紧密的交流互动,以社团建设为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作出新贡献。”他说。(完)